蟋蟀城网——蟋蟀论坛

 找回密码
 请使用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63|回复: 9

[分享] 智勇双全的“黄大头”~~~油貍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28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保华在线 于 2014-4-28 11:13 编辑


     2000年8月中旬的一个中午,我和阿归到“曹安花鸟市场”的蟋蟀摊头去挑虫,碰到了一批绍兴人正在吆喝着处理手中的“绍兴虫”;一包十条,才二十元,而且要得多了还可以便宜点。当时,我还没有到山东去收虫,每年养的蟋蟀,不是自己出去在住处附近捉的就是在“花鸟市场”上买回来的,什么地方的虫都买,没有什么“忌讳”。
   看到这个情况后,我和阿归商量了一下,决定打一包回去,斗着挑,就不相信挑不出几条好的来。决定了后,我们在看了几个绍兴人手中的蟋蟀后,在一个胖胖的中年妇女手中挑了十几包,十五元一包,花了一百八十元钱。我们提着一大袋“绍兴虫”,兴冲冲的就回到了我的住处。到了住处后,马上就摆开了“场子”,准备大斗一场了。当时,“绍兴虫”在上海还是比较有名的,尤其是在边文华先生的《蟋蟀经》中,对其老家绍兴地方的虫的描写,更是引起了广大虫迷们的追捧和青睐;这同时也引起了我们的注意,所以对绍兴虫的购买和研究也是比较多的。
    而且当时的“绍兴虫”还是比较地道的,都是当地人在当地各处捉的,尤其是“绍兴三尾”,在上海更是有名;不象现在的绍兴人,大多已不肯吃苦再去捉虫了,而是到山东各处打包收购了后,再回到绍兴,换上竹管筒的“包装”后再出来冒充“绍兴虫”来卖,曾经有名的“绍兴三尾”也今不如昔。所以,现在一方面大家都在更多的关注“山东虫”了,另一方面,也是被绍兴人自己把“牌子”给做塌了。
   当时,这包虫的质量的总体质量还是不错的,大小都有,品相也有的一挑;我们在筛选过程中,将长相可以,大小也有的,就直接留下入盆了。其它大小一般的,都互相斗掉,留下获胜的再入盆。直接入选的虫中,大约有三、四条左右;其中有一条淡色面的黄虫,一倒出来,就吸引了我的目光;它大小在三正五左右,而且头大,特别突出,所以当时我就决定将它留下,列入了将才一类的虫中。
   在之后的仔细观察中发现,这是一条淡色的“黄大头”,一副烟熏大白牙,体形接近“海狮形”,六腿洁净,是标准的细肉身,可贵的是,此虫脸黑无线,这在南方虫的挑选要求中是非常讲究的和重要的。但当时阿归见到后,却认为此虫的牙色不干净,而且牙色和体色相配也嫌“素”了些,没有达到要求的反配,所以不是很喜欢;但我却认为,此虫的牙形宽大,符合淡色牙钳的形状和要求,牙色上虽带黑纹,但左右对称且颜色不浓,是为谱中的“烟熏白牙”,也是牙中之上品,至于牙色和体形的搭配,我却认为这正如三国名将赵云,银枪、银袍配白马,反而显得干净和精神;但阿归对此却不以为然。之后结果自不用说了,此虫自然归我养了。在日后的调养中,我对这条“黄大头”也是格外的注意和尽心;此虫个性文静,在盆中不惊、不窜,开盆观察时,见光则见它绕盆巡视,双须不停扫视,落草即起性开牙,吃大食(吃得多)也不见拖肚,身形始终如一,重量一直保持在三正八左右,是典型的“吊胚”虫;真是越看越喜爱,通过对书中的相关查阅和对比,也越发的对它的实力有了信心,就把它列入了家里的“棚顶”。
    转眼到了九月初,因为我对这条“黄大头”的期望很高,故对它的评估实力和实际水平也很想亲眼一睹和证实一下;于是就在九月上旬的一天,决定对“黄大头”进行破口试斗。当天我先选了一条和“黄大头”大小差不多的“山东虫”凶头进行试斗;只见两虫一碰头,“山东虫”就抢先发口,将“黄大头”一个背包甩了出去,可“黄大头”一落地就起翅开叫,不用下草,自己就开牙,顺着“山东虫”的叫声冲了上来,再次碰头,两虫刚一交牙,“黄大头”立即还以颜色,一个“背包夹”将“山东虫”甩了出去,可这次“山东虫”则没牙了,立即转身别头,再也不开牙了。看“黄大头”胜得如此轻松,就决定再试一下,就选了一条“土虫”和它接口,这条“土虫”是一条熟口虫,是有名的“牛皮糖”,没有重口,但特别能吃口吃痛,每次都是对方打它打得无力而退口了事,选它出来,就是想测一下“黄大头”的夹口和耐力。果然,两虫的相斗场面就象一场“磨盘”大战,你来我往,造桥夹、磨盘夹、绣球夹、背包夹、捉夹,“黄大头”是一样一样的施展出来,但“牛皮糖”就是“牛皮糖”,对这些伎俩是见怪不怪,一一承受,而“黄大头”就象是猫玩耗子一般,就这样斗了大概十分钟左右,“黄大头”好象玩够了似的,开始一口一口的使用“平夹”重口了,只见“咔咔”有声的几个重口后,“土虫”的牙档中开始出浆水了,又坚持了两口后,“土虫”再也忍不住痛了,只好别头而逃了。
   见此情形,我也长舒了一口气,看来“黄大头”的耐力和夹口还是可以的;不过终究是没有一口定胜负,这一点也让我心里没有了底。这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我又陆续在家试斗了几次,才发现,原来“黄大头”和其它虫斗时,是根据对方的斗口和虫性而斗的,如对方是“武口”虫,那它也出重口将它击败,如对方是“文口”虫,那它也陪其大打盘夹,直到对方知难而退。
   而且“黄大头”的斗口百出,花样极多,且能吃痛,耐力体力又好,这是虫的种气好,底板足的体现。当年的虫坛友谊台开战后,我即带了这条“黄大头”出去接战,它果然不负所托,连战连捷。印象颇深的一次是十月初的一场,那天“黄大头”已经轻松获胜了两场,这时斗场中有一条行“单夹”的虫,连胜两只,虫主颇有些自得,开始叫阵,由于我这条“黄大头”的大小和份量和他的虫差不多,于是就叫到了我,我还没来得及应答,这时,旁边观战的一位老虫友对他说道:“你的这条虫不能和他的‘黄大头’斗的,级别不对,不是一个档次!”
    可对方此时已斗在了兴头上,被刚才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完全听不进劝告了,执意向我发出挑战。没办法,另外,考虑到两虫都是斗过两场的,而且“黄大头”已休息了一会,并不吃亏,再说当时的情形下也只好应战了,就将“黄大头”下到了斗栅中,两虫碰头后,对方的虫立即一个重夹,就将“黄大头”的牙钳夹出了浆水,但“黄大头”似乎毫不在意,上去一个“杀猪”将对方按住不放,几秒钟后再松口时,对方已是形散神失了;观战者无不为之动容。转眼,到了深秋季节的最后一场“收关战”,“黄大头”此时已经是“老态龙钟”了,行动也已稍显迟缓了,但依然是神采奕奕,出战遇到一五场不败的“青尖翅”,对方是一条“单夹虫”(重口),在当年的“友谊台”上也是名声赫赫,但在最后的这一场收关战中,两虫一碰面,四牙相交后,“青尖翅”上来就试图抢先发口将“黄大头”扳倒(杀猪),但“黄大头”立即发力,一个“双紧夹”,“青尖翅”没有扳动,“黄大头”不松口,接着发力,又出了两个平夹的重夹,“青尖翅”耐力不足,坚持不住,败退了下来。一秋下来,“黄大头”大小共计获得了九场胜利,结栅(终生不败);而且到老浑身“毫发无损”,全身不见伤口和缺损,就连双须都是完整的;真乃“常山赵子龙”也,一生不败且能全身而退,是为“真将军”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28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28 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28 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28 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28 19: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28 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28 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28 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宝华版主;您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8 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请使用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0534-5886020(山东)|010-68485953(北京)|手机版|蟋蟀城论坛 ( 鲁ICP备12010671号-1 )

GMT+8, 2024-6-10 23:36 , Processed in 0.16209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12-2020 蟋蟀城网 蟋蟀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