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城网——蟋蟀论坛

 找回密码
 请使用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82|回复: 8

转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5-8 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序一  
文化弘扬无须大  秋虫一曲唱家国

   中国的蟋蟀文化源远流长; 最早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三千多年前中国的文化人就已经把蟋蟀的习性写进《诗经》里。“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在我床下。”唐朝的史书里已经有把蟋蟀作为玩具的记载; 宋朝已经有了介绍蟋蟀赏玩技术的蟋蟀谱《促织经》; 这本蟋蟀谱早于中国象棋谱,国际象棋谱四百多年。明朝就有了冬天繁殖蟋蟀的记载; 清朝则把赏玩蟋蟀的器具推向了极致。把玩赏蟋蟀称为蟋蟀文化,除了文字记载久远之外还有蟋蟀器具的流传,中国最早出土的蟋蟀过笼至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而且那时就已经定型。中国历朝历代都有玩蟋蟀的皇帝和大臣,可见蟋蟀的魅力。
   在中国无论大人小孩儿没有不知蟋蟀是何物的,只是对蟋蟀了解的程度不同而已。
   从宋朝出的蟋蟀谱到现在,有关蟋蟀的书籍出了有上百种,但大多是写蟋蟀的捕养斗的技术知识和少量的器具介绍。这次殷大川先生和尹培恕先生的这本《虫趣杂谈》,以人物介绍为主,“一改几百年来写蟋蟀书籍的模式”。其实这个蟋蟀文化的传承最终还是由人物来完成的。期盼今后能有更多以人物介绍和更多人文故事为重点的书籍出现,把玩儿蟋蟀的人的事情更多的记录下来,成为我们玩儿虫人茶余饭后的趣谈。
   与殷大川先生相识几年,殷先生爱好广泛,兴趣颇多,但犹以虫儿为最爱,童年和青少年时期在京城长大,也有那北京娃娃无不玩儿蛐蛐的感受。老来退休仍乐此不疲。今天还在为虫文化的传承摇旗呐喊,让人感动。
   尹培恕先生在京城虫界是我们这辈人影响力很大的专家。“北京太大”,我与培恕虽同在京城长大,却是一东一西,虽有耳闻,年轻时却未曾谋面,作为《清秋雅器》编委会主任的我,为能使《清秋雅器》的内容更加充实,我请到了尹培恕先生,并且得到了尹培恕先生的鼎力支持。
   本人感谢殷大川先生和尹培恕先生的厚爱与器重,能在此作序; 同时感谢二位先生为弘扬和传承中国民俗文化所做的努力和贡献。
                                             
                                            赵伯光
   2012年7月20日
   於北京虫友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8 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8 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8 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psu2.gif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8 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8 18:46 | 显示全部楼层
尹老师,赵老,好

拜见不少真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8 18: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8 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9 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去年 有幸得到尹哥的赠书-《虫趣杂谈》。

不会上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请使用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0534-5886020(山东)|010-68485953(北京)|手机版|蟋蟀城论坛 ( 鲁ICP备12010671号-1 )

GMT+8, 2024-10-1 06:32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12-2020 蟋蟀城网 蟋蟀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