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城网——蟋蟀论坛

 找回密码
 请使用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6|回复: 2

女 人 裹 足 的 传 说 与 联 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6-14 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女 人 裹 足 的 传 说          
// 张俊汉
五代南唐李煜(yù)的嫔妃窅(yǎo)娘,漂亮聪慧,身轻如燕,善跳采莲舞,姿态摇曳,深受宠爱。李后主为其打造一六尺高的莲台,这莲台就是一面大鼓,六尺高,周围用珠宝绸带缨络装饰成莲花状,被称为莲花台。窅娘以帛缠足,使脚纤小屈上作新月状,再穿上素袜,站在莲花台上翩翩起舞回旋飘摇之姿,有凌云飞舞之态。诗曰:莲中花更好,云里月长新。故美其名曰三寸金莲。由于缠足后站立不稳要靠脚跟行走,脚跟在鼓上跺出来的鼓点声悦耳动听,从而使得舞姿更加婆娑优美,深得李后主的欢欣。由于皇上喜欢,宫内的嫔妃与宫女纷纷效仿,并形成风气,这股风气逐渐由宫内传到了民间。首先是群臣及官宦人家的女子积极追仿,接着是各地的富豪人家女子也紧跟其后,他们可以养着女人不干活,儿娶女嫁也以是否裹足为先决条件,家长还以将来嫁不出去来要挟女儿裹。社会上都有从上敬上畏上的习俗,其实农家穷人家的女人不跳舞,也没必要去裹足,可是在这种习俗的裹挟下,为了将来的儿娶女嫁,也不得不要挟自己的女儿裹脚,让女人受无辜的痛苦。这就是女人裹小脚的来历。
窅娘裹脚鼓上舞为讨李后主的欢欣她有多痛苦她自己知道,为什么要受这个痛苦她自己更清楚,就像芭蕾舞演员为跳好舞演好戏她们的脚受多大的痛苦一样她们自己知道,为什么要受这个痛苦她们自己也更清楚,全都是名和利的诱惑。穷人家农家的女人也不跳舞也不演戏,而且对日常的生活劳作及其不利,那她们为什么还要去受这个痛苦呢?俗的胁迫。名和利的诱惑可舍去,唯独这个俗舍舍不掉,丢丢不出,非强大的政治动力推不走它。孙中山推行的男人剪辫子女人放足才把这一陋俗彻底改变过来。
由此想到我国推行的火葬制度,非用强制力手段推行不起来,非树立典型模范不可引起民众的效仿。党和国家领导人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江泽民等都为全国人民树立了榜样,不仅火化还不保留骨灰,这样的榜样可说是国家最高级的榜样了。除少数民族和边远山区之外,全国基本上普及了火葬,在农村还有偷着埋的已是极少数了。可不想保留骨灰的人虽然在民间有了萌发的势头,但还不成风气。原因是,生活在陆地上的人们对大海的感情不如对土地的感情眷恋深,就是撒骨灰也愿撒在自己曾经生活学习和工作过的地方的江河里和土地上,国家民政部在这方面服务不到位,使得这些不想保留骨灰的人及家属们处于两难。一难保留骨灰就得花冤枉钱,不想花,不愿花;二难不知往哪撒,国家给元帅将军们划出了散撒之处,可没给百姓群众划出可供散撒之处。
有位老人给国家民政部提出了建立公益陵园的建议,只要是在公益陵园里按规定散撒骨灰的,不收费,还发放慰问金。国家民政部应对这位老人的建议认真的调研,严格的制定实施细则,尽快的在全国推广开来。
2024·6·14·于北京朝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15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6-17 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请使用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0534-5886020(山东)|010-68485953(北京)|手机版|蟋蟀城论坛 ( 鲁ICP备12010671号-1 )

GMT+8, 2024-6-24 20:50 , Processed in 0.13672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12-2020 蟋蟀城网 蟋蟀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