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城网——蟋蟀论坛

 找回密码
 请使用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40|回复: 11

[分享] [[清明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4 07: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介绍.]
清明节,英文标准译名:Tomb-sweeping Day或者Pure Brightness。是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的阳历四月五日左右。(此节日现已列入国假3天)
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在古时,还有一种说法,就是“三月节”。
8561469_185136747110_2[1].jpg
[由来.]
《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
“清明节”的得名还源于我国农历24节气中的清明节气。冬至后第105天就是清明节气。清明节气共有15天。作为节气的清明,时间在春分之后。这时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气清朗,四野明净,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用“清明”称这个时期,是再恰当不过的一个词。
9239496_125147369000_2[1].jpg

[习俗]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相传清明节扫墓这是因为寒食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
清明节,民间忌使针,忌洗衣,大部分地区妇女忌行路。傍晚以前,要在大门前洒一条灰线,据说可以阻止鬼魂进宅。
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10115724_100943533182_2[1].jpg

[养生]
“就中医养生来讲,清明是一个尤为重要的节气。”中医认为人应四时,春季万物生长,机体也是如此。从中医来说,吐纳调息法对人体阳气有益。因此,建议大家穿着宽松衣服多到空气清新之处,比如公园、广场、树林、山坡等地慢走、打拳、做操,尽量多活动,使阳气增长有路。
而立春之后,体内肝气随着春日渐深而愈盛,在清明之际达到最旺。常言道过犹不及,如果肝气过旺,会对脾胃产生不良影响,妨碍食物正常消化吸收,还可造成情绪失调、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发各种疾病。这段时间是高血压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期,要予以重视。
清明节又称“寒食节”,有些地方还保留着清明禁火吃冷食的习惯。不过,有些人是不适合吃冷食的,在清明时节,凡是耗损或阻碍阳气的情况都应该避免。
清明时节的饮食宜温,应多吃些蔬菜水果,尤其是韭菜等时令蔬菜,还有白菜、萝卜等也适宜多吃。另外,清明节气中可多吃些护肝养肺的食品,比如荠菜、菠菜、山药,对身体有好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4 08:01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明时节雨纷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4 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4 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4 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4 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4 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明以后天气就稳定了,我们的小宝贝都在快乐的成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4 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4 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万物复苏蒸蒸向上的好时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4 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4012426_160714659168_2[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4 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4 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漂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请使用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0534-5886020(山东)|010-68485953(北京)|手机版|蟋蟀城论坛 ( 鲁ICP备12010671号-1 )

GMT+8, 2025-7-6 01:14 , Processed in 0.14062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12-2020 蟋蟀城网 蟋蟀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