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城网——蟋蟀论坛

 找回密码
 请使用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634|回复: 20

[分享] 白露三朝出将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0-11 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白露”将至,田边地头草丛墙脚不时传出蟋蟀鸣叫声,一年一度的蟋蟀观赏季节倏忽而至。
  自幼喜爱蟋蟀的张俊德,数十年里从未中断饲养蟋蟀,乐此不疲的他,“玩虫”几乎到了迷恋的程度。而难能可贵的是,他以陶冶性格、怡情助兴为目的,从不涉赌,在圈内外传为美谈。这些年来,他已成为无锡“虫迷”心目中的“将军”。
“白露三朝出将军”
  无锡有句老话:“白露三朝出将军”,这里的“将军”指的是善斗的蟋蟀。“白露”节气以后,蟋蟀已显得老壮成熟,扣人心弦的秋天斗蟋盛事,就此拉开序幕。近日来,南禅寺花鸟市场里,蟋蟀买卖已成市,许多市民忙着买蟋蟀以及蟋蟀盆等器具。眼下,来自山东的“二刺”(雄性蟋蟀)售价要10元1只,好的名虫开价更在几百元至上千元不等。就连“三刺”(雌性蟋蟀)也跟着沾光,要卖2元1只。“虫季”来到,蟋蟀爱好者跃跃欲试,南禅寺一家名叫“蛩声堂”(这店招就跟蟋蟀有关)的茶室里,几个“虫友”正在商量本周末的一场赛事……
  蟋蟀,古书中叫作蛩,又称促织,北方人俗称蛐蛐,江南一带叫它“赚绩”,无锡方言则读作“弹绩”。因其能鸣善斗,且具有勇决胜负的武士风采,被誉为“天下第一虫”。
  《诗经》中的《豳风·七月》就有对蟋蟀的描述:“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不过,秦汉之前,蟋蟀多被视作鸣虫,而它以斗虫的面目出现,则在唐朝以后。
  据历史文献记载,斗蟋蟀比赛,始于唐,著于宋,盛于明清,至今已逾千年。玩家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
  由于自有斗蟋蟀起就伴随着赌博,使得这一世俗娱乐活动名声不佳,历代都有指责声。然而,就在指责之中,“斗蛩之戏”作为传统民俗活动,还是顽强地流传了下来。近20年来,斗蟋蟀爱好者人数呈上升趋势,斗蟋蟀活动也日趋红火。

行踪似“贼”
  身为共和国同龄人的张俊德,六、七岁时便跟在大人屁股后学会了“捉弹绩”,“我家一直住在扬名镇(原来叫扬名公社)地界上,这里原本都是农田,一到秋天,弹绩叫声响成一片。当年村巷上有许多人都喜欢白相弹绩,我就是跟着他们,慢慢地学会的。” 
  伴随着年纪和“玩虫年龄”的双重增长,张俊德对蟋蟀的了解越来越多,从最初简单的玩耍渐渐入了门,对这个小精灵的喜爱也越来越深。以后的岁月里,张俊德尽管工作繁忙,但总是割舍不去对蟋蟀的那份爱,每年立秋一过“虫季”来到,他便忙着外出捉蟋蟀。20多年前,还曾发生过被联防队员当作坏人的趣事——
  张俊德捉蟋蟀有个习惯,一听叫声,二看地形,先四周转一圈,听到有好的蟋蟀便做个记号,然后分别捕捉,这样,一个晚上下来,能捉二三十只。那天晚上,张俊德到芦村村去捉蟋蟀,正当他照老办法行事时,却引起了联防队员的注意,“他们看见我一直在田边地头、房前屋后转,以为是小偷,就把我喊住盘问。幸好他们的村长认得我,才解了围。”
  这次“历险”却给张俊德带来了运气,第二年,他在这片土地上,一年里就抓到两只“虫王”。

三度遇“虫王”
  “千金易得,一将难求”,“玩虫族”都知道,普通的蟋蟀多的是,要获得上品的健将级斗蟋绝非易事,而元帅级“虫王”更是凤毛麟角,难觅踪影。一生之中能碰到一只“虫王”就足以引为谈资,而张俊德曾三度遇“虫王”,则堪称一绝。
  上个世纪80年代初,一年秋天,张俊德从芦村村捉回一批蟋蟀养在家里。一天,住在江阴巷的著名玩家老马来到张宅,当时还属“菜鸟”级的张俊德请他鉴别自己所捉蟋蟀的优劣。老马一看之下,吃惊非小:其中竟有两只“虫王”!据他所知,一户人家,一熟里(一个玩虫的年份)拥有两只“虫王”,这是历史上没有记载的。
  生性豁达的张俊德见老马爱不释手,便将包括两只“虫王”在内的十只蟋蟀奉送对方,并分文不取。“我只想他点拨点拨,教我一些门道,其他的都没想。”后来,老马凭借“虫王”打遍苏、锡、常,未遇敌手,“听说那‘虫王’死后,老马还特意为它打造了小的金棺材呢。”
  3年后,张俊德的儿子张义虎也捉到了一只“虫王”,“是在曹张新村旁一户人家后门头的踏脚板下捉到的,是一只‘真青’,它的特别之处是两根触须比一般的蟋蟀要粗,触角梗节处也较突出。它与别的蟋蟀会面,双方的触须一交会,对方便有感受,往往是原地转几个圈,回身便逃”。一开始,小张不知“真青”已是不战而胜,还在为人家的弹绩不肯和自己的弹绩斗而闷闷不乐,后来听懂行人讲出个中缘故才转嗔为喜。曾有人带了自家的“常胜将军”来与“虫王”交战,“虫王”的触须向“常胜将军”身上一搭,对方便生怯意,转身向盆边而去。其主人怒其不争,牵草去引,那蟋蟀到底是将军级,便开牙、鸣叫,不料想,这举动激恼了身旁的“虫王”。“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虫王”听见“将军”的叫声,马上飞身朝对方猛扑上去,只一口便把它咬翻,“将军”倒地抽搐不止……
  张俊德感到遗憾的是,当年没能为“虫王”留个影。而现在他家的客厅里,挂着近年来他所拥有的名虫的照片,“早几天照片还要多,目前大多数正好在出画册用。”
  
“蟋蟀不好养”
  走进运河东路旁的张俊德家中,仿佛来到了“蟋蟀之家”:屋前堆放着几十只空的蟋蟀罐;客堂间里,两张长桌上,100多只蟋蟀罐各有其主,靠墙的地上,有10只20厘米 见方的玻璃罩,各罩着一只蟋蟀罐,“那是为了让蟋蟀不受外界干扰”;里面的两张四仙台上也有几十只蟋蟀罐,那是他儿子张义虎饲养的。间或,罐中传出几声蟋蟀的鸣叫。
  养了这么多蟋蟀,不影响晚上睡眠吗?张俊德回答:“我养蟋蟀,能让它们少叫,以免耗费精力。”而据老张介绍,养蟋蟀看似简单,实际上却很不容易。
“要想让蟋蟀将来出‘虫’头地,首先要使它的生活有规律,如定时喂食、提食,不要频繁开盖等等,早秋时可喂饱一些,中秋时便要克食,还要及时为它‘接蛉’(和雌虫交尾)。蟋蟀很敏感,要远离油漆、香水、风油精等化学物品,尽量让它生活在接近自然的环境中,此外,养蟋蟀的器具也有讲究”,张俊德捧着一只蟋蟀罐,讲解道:“一套得有十几件必备器具,如过笼、水槽、食槽、探子、吸管、罩子、食铲等,材质也分象牙、玛瑙、紫檀、翡翠……”
  斗蟋蟀是很有趣的事,正式比赛前也要称量体重,就像柔道、拳击等比赛一样,分轻量级、重量级,同等级别互相对抗以示公正公平。从前给蟋蟀称体重用的是一种红木杆秤,现在则用上了电子秤。蟋蟀的体重单位很特别,北方用的是“厘”,上海用的是“斟”,无锡则用“点”,笔者测出,1枚1角铝质硬币为10斟,而这已是普通蟋蟀体重的两三倍,斗虫能长到5斟重的极少,多见的是3斟多、4斟多的。

去宁阳收蟋蟀
  受众多因素的影响,无锡本地的蟋蟀现在很少有名虫了,因而我市的蟋蟀爱好者每年秋季均要去山东、河北、安徽等地农村山林捕捉和收购蟋蟀,回锡后饲养驯调,而后参赛,其中以去山东宁阳者居多。
  “好蟋蟀都在山东宁阳一带,宁阳蟋蟀历史悠久,泗店镇的蟋蟀曾向皇帝进贡顶赋税,古代被誉为‘江北第一虫’,蟋蟀在宁阳已是支柱产业,那里建有中国北方最大的蟋蟀市场。”1998年后,张俊德每年8月都要去宁阳收蟋蟀,一般是16日或18日去,在那里待五六天。“我们收虫是一个村一个村挨着转,住两天换个地方。宁阳一带的农民都在村口摆满小桌和板凳,你一坐下,农民就带着蟋蟀来了,一拨接着一拨,一天下来要看上千只,选得怎么样全靠眼力。” 现在,张俊德已是“大虾”级人物,可谓是“闻声分青黄,见面判优劣”,光听叫声就能分辨出此蟋蟀是青虫、黄虫还是紫虫,眼睛一瞄就能看出蟋蟀的优劣处。
  上周,老张刚从宁阳带了120只蟋蟀回锡,“那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繁衍斗蟋名品的主要因素,同样分量的两只蟋蟀打斗,出自山东宁阳的获胜率高。”

秋虫声声人未老
  张俊德中学毕业后就回家乡扬名公社务农,25岁那年当了生产队长,3年后调到大队工作,村办的扬名机械厂成立后,他当过5年厂长,之后又做了15年村长,目前他的身份是扬名社区党工委书记兼扬名街道股份经济合作社董事长。
  今年58岁的张俊德,可算是事业有成,潜心钻研“虫经”并未影响其工作,倒是在无形中帮助他克服了脾气急躁的毛病,有一次,为了捉一只钻在乱砖头堆里的好蟋蟀,张俊德耐心地连续“蹲守”了整整六个晚上,终于将其擒获。而与“虫迷”交流则可结识许多朋友。老伴一开始对他迷恋蟋蟀颇有微词,几十年下来,看到他并未玩物丧志,也转而采取合作态度。
  张俊德已担任了两届无锡市蟋蟀文化协会会长,他不光指点会员们“玩技”,还乐意帮他们解决困难。张俊德“玩虫”以陶冶情操为目的,从不涉赌,也不以养虫谋利,“蟋蟀只送不卖”,因此,他在无锡的“虫迷”圈中威信很高,大家心目中,都视他为“将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11 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20多年前,还曾发生过被联防队员当作坏人的趣事—— ”

20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往事历历在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11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11 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无锡斗虫朋友认识几个。今年一道去山东收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11 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时间我还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11 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11 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11 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欣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1 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时光如梭。儿时的记忆却依然那样清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1 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枕书听涛 发表于 2013-10-11 11:30
我无锡斗虫朋友认识几个。今年一道去山东收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1 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赵王还是赵王 发表于 2013-10-11 14:41
好文!!欣赏了!

谢赵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1 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品虫轩 发表于 2013-10-11 11:36
那时间我还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11 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收藏美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11 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11 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请使用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0534-5886020(山东)|010-68485953(北京)|手机版|蟋蟀城论坛 ( 鲁ICP备12010671号-1 )

GMT+8, 2024-10-2 06:31 , Processed in 0.14062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12-2020 蟋蟀城网 蟋蟀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