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城网——蟋蟀论坛

 找回密码
 请使用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608|回复: 15

[转帖]玩虫一秋 玩罐一世(蘇州蘇曉紅老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0-16 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太阳出来了,对苏晓红是件好事。春节以来天没怎么暖和过,门前装着土窑的小屋子,卷帘门紧闭至今;家里工作间,几十个做好形状的蟋蟀盆层层叠放着,在连绵细雨的日子里,阴干的速度分外缓慢。这些蟋蟀盆此前已经过繁复的步骤———买来的泥先要去粗取精,搅拌过滤,澄得越来越细;并且反复踩踏,使之结实而有韧劲;再通过工艺师的手,将之塑造成蟋蟀盆的形状。
    眼前的蟋蟀盆,还在等着阴干,阴干后还得去晒太阳,这样算下来,距离入窑烧制尚需时日。但打听蟋蟀盆的人早已一拨又一拨,过年后的电话问候没停过,顺带着总问一句:啥辰光有新作品出来?还有性子急的,忍不住驱车赶来,似乎只有白跑一趟亲眼证实没货,才能够杀杀心中的念想。这样的心急火燎,原因还在于,一个工艺师一年能烧的盆实在有限,———至少相对于庞大的市场需求而言,确实是少了点。而苏州出名的蟋蟀盆师傅,也就那么几个,盆友们各有各的最爱。
    两种盆最受推崇:北盆和南盆。苏州的盆,便是所谓南盆。

虫与盆的邂逅
    蟋蟀盆,蟋蟀罐,蛐蛐罐,说的都是同一种东西,给蟋蟀们的家。
    蟋蟀这东西,老早就威风了,达官显贵乃至民间玩蟋蟀斗蟋蟀从来不乏其人,《聊斋志异》里的“促织”篇,写尽那样的社会风气。秋虫中,数蟋蟀长得有型,带点人见人爱的意思,连农村里的孩子,都喜欢翻开荒地的瓦片,捉几只蟋蟀消磨童年。在那沾着泥土气息的昆虫身上,成人们也能找回些童年的影子,听它吟唱起诗意的秋声。
    玩蟋蟀的,不少是富贵人、有闲人。到了秋时,最有名的蟋蟀产地如山东宁阳宁津,便吸引玩家络绎不绝从全国赶去,在那边常常一呆十数日,甚至一两个月;钱多的主,开着房车去的。
    蟋蟀说起来是破坏庄稼的害虫,而且个性凶狠,善鸣而好斗,同类之间上演“勇战三秋”不会嘴下留情。斗蟋蟀说起来规矩多的,野生的斗野生的,人工培育的斗人工培育的,重量级别要对等,而且切不可舞弊。如今做起手脚说来也传奇,有在蟋蟀嘴里藏针的,有给蟋蟀灌药水的———这药水价格吓人,但有麻醉的功能,蟋蟀变得更狠,牙齿和腿被咬残了,还在那边困兽犹斗。因此就像运动员比赛,蟋蟀上阵前要先过堂,检查有无舞弊。
    将时间花在这样的赌博中,显然不是好事;即便不赌,也有玩物丧志之嫌。可有的玩法也很雅,就是玩蟋蟀罐,这该是工艺层面的陶冶心性,有些买家玩着玩着有了艺术的感觉,竟还能给工艺师提各式各样的建议,颇有创意的火花。
    每个养蛐蛐的人,都喜欢蟋蟀盆。那些勇而壮的蟋蟀们从自然界中被请了出来,吃的是麦片和玉米粉,住的是身价不菲的罐子,它们没有广阔的地盘,却有一份异常优渥的待遇。
泥与火的艺术
    做蟋蟀盆要一项本事:熟谙泥和火相遇时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
    做盆的泥,大多来自陆墓附近的田地和河浜边。同样是这里的泥,还孕育了故宫地面上铺就的金砖。
    陆墓的泥,特别有黏性,而且砂质极少,也许优点早就被古人看中,要不苏州历来的蟋蟀罐怎么都在这里做?还别说,其他地方真难找到适合的泥。苏晓红回忆起一次尝试,有年冬天,很冷很冷的东山,太湖围网,挖机挖泥,他就想试试太湖的泥。于是在朋友的帮助下,他坐着一条快艇到了太湖中,搞回不少泥,装进蛇皮袋,瑟瑟发抖中带到了家。这泥啊,细腻光滑,一摸就心动,然而一做器物,就不对头了,含沙量太大,完全不能用!含沙多的泥,是做不成东西的,型都搞不成,烧了更是裂掉。
    这泥其实真是讲究的,搅拌过滤澄细后,最后剩下的不足四成。也就说你有10吨土,最后能用的不过4吨。长期用手弄泥,苏晓红伸出双手,说:“粗糙得像是锉刀了!”
    做好型,还得阴干,再让太阳晒,最后才烧。遇到轰轰烈烈的大火,它将发生一次质变。同样的泥,在不同方式的炙烤下,将变成三种优雅的颜色,青盆、红盆和黑盆。所谓青盆,其实更近白色,挺素洁的,用1000多度的焖火烧制;红盆色泽古朴,它是明火烧的,火直接会接触到盆,温度800到850度左右就够了;至于黑盆,则要加入砻糠,砻糠的烟薰成了这种黑,烧制温度在900度到950度。有意思的是,青盆和红盆,烧3个多小时就够,可黑盆却要7个小时才行,温度必须慢慢的、慢慢的上去,不能升得太快。
    这三种天然的颜色,玩蛐蛐的人是看重的,至于掺入其他颜料烧出来的颜色,终究无法得到市场的认可。
    烧,又是个辛苦的活儿。苏晓红总是等天黑以后才烧,卷帘门打开,他坐在正对土窑的大门前,盯着柴火。柴火得有个度,看着火焰快落下去了,赶紧加柴;倘若烧过了头,或者烧得不足,都是无法原谅的大问题。烧窑的时候,苏晓红形容自己就像个弄烟囱灰的人,脸上熏得墨墨黑!
    这硬柴烧出来的火,据说是温性的,不像电炉或者煤气那种火,太刚了,完全不能用于蟋蟀盆的烧制。烧盆,让人明白火也是有性格的。
    泥与火的这番相遇,真是微妙。

制与藏的故事
    苏州陆墓的蟋蟀盆,历史由来已久,至今还能在市场上常常看到出自这里的古物。个中多少好勇斗狠的蟋蟀化作尘烟无人知晓,可这些泥做的盆罐却承受了数百年历史的风霜,留下了从前时代的无数信息。这些制盆者的后人,到今天仍继承着这份手艺,耕耘这方泥土,所谓“相城十绝”之一。
    还在十来岁的时候,苏晓红就养蛐蛐。在厂里那会儿,恰好有个同事喜欢做蛐蛐罐,就跟着去他家看看,便是这份偶然的业余爱好,让苏晓红学会了做蛐蛐罐,也意外铺就了未来这条谋生的路。
    作为一个工艺师,苏晓红是成功的。每年,买蟋蟀罐的顾客排着队来,这些顾客一个个成了朋友,说起泥说起罐,说起蛐蛐说起工艺,谈不完的话题。为了抢先买到盆,盆友们的人情投资不少,礼尚往来,狂送东西,从烟酒茶眼镜到瓷器紫砂壶,样样都有。有个细节能证实他作品的紧俏,苏晓红每次烧窑出炉,成功率90%左右,烧裂有纹的罐被他丢在角落里,却总有玩家能找出来,而且眼睛放光:想买。怎么谈价呢?他们也不问这次品多少米,却先问完好的什么价,然后按照一个完好作品的价钱,支付两个坏了的盆。他们觉得值。
    蟋蟀盆一般都抢手,有一对做得漂亮的,起初苏晓红不想卖,禁不住一台湾玩家再三想要,那片诚意让他实在难以回绝。碰到要说价钱,该是双方难以启齿的时候了,结果碰到这玩家爽快,说:“你先把两个包起来。”才包起来,他放下好几万元,抱了蟋蟀盆就走。
    对苏晓红来说,做蟋蟀盆的收获在于开阔了眼界,结交了天南海北的朋友,接触了他们的思想和内心。
    苏晓红喜欢朋友,喜欢安逸,喜欢喝几口酒。他爱妻子和女儿。女儿二十几岁了,长得清秀,但偏偏是智障,从小就落下的毛病,为给女儿看病,当年他放弃工作,花光了钱,一家人东奔西跑,终究也没能治好这病。为了照顾女儿,全身心疼爱女儿,他放弃了再生一个的计划。如今二十几年走过来,他看待此事依然豁达。“我现在是帮她打工,她是老板,”他转头笑着对女儿说,“我在给你打工啊。”
    还有一个照顾二十多年的人:母亲脑溢血瘫痪在床二十多年,于去年辞世,是他和妻子给了老人这么多年的看护和温暖。
    苏晓红将蟋蟀盆这门手艺看作老天的恩赐,在坎坷的命运面前,是蟋蟀盆点亮了他的人生和希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10 15: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12 07: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13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0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20 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8 0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5 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22 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24 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6 03: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14 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3 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笔!写出了真实的苏晓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5 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感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23 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请使用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0534-5886020(山东)|010-68485953(北京)|手机版|蟋蟀城论坛 ( 鲁ICP备12010671号-1 )

GMT+8, 2024-4-25 23:17 , Processed in 0.20411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12-2020 蟋蟀城网 蟋蟀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