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城网——蟋蟀论坛

 找回密码
 请使用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普通] 季前聊收虫~~~!!!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5-25 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5-25 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京城吴大帅 发表于 2014-5-25 07:26
精神头不错!看来身体还行啊。

少见啊大帅!托你的福,酒还能喝二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25 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少花银子收好虫?做梦!
多花银子少收虫.可行!
大棚地白收好形.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5-25 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悟性第一 发表于 2014-5-25 14:41
少花银子收好虫?做梦!
多花银子少收虫.可行!
大棚地白收好形.支持!

只要功夫深,梦想可称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25 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赵王还是赵王 发表于 2014-5-25 14:44
只要功夫深,梦想可称真!

最怕专挑白虫收.涨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5-25 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赵王还是赵王 于 2014-6-1 17:17 编辑
悟性第一 发表于 2014-5-25 14:53
最怕专挑白虫收.涨眼!

我就准备这样收!!!


温习一下:

       相虫之道,大宗两派,型,色者。兼而骨,神,行,势。干,老,细,糯。

皆由两宗所生,两派所系。自有各成一派,亦有糅合参杂,内外兼修。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道亦有道!术业有专功,道亦有专修。得道不分先后,

派别,而在专修。蟋蟀之道本融会贯通,精一点而窥全豹。
   

         武功高强,不在乎名门正派,还是旁门左道;飞刀暗器。而在乎精而通达。

蟋蟀之道,派系越多,才更加显得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最终达到殊途同归,万涓归宗。
     
         

          这里和大家交流,探讨蟋蟀最直观的外在的型态上的一些认识,和想法。
     
当一条蟋蟀放在面前的时候,我们看见的最前端的是蟋蟀的须,

最后端的是蟋蟀的尾。一条蟋蟀从须到尾贯彻了整个身体的各部位,

其中各部位的长,短,结构,要求,协调,比例。

很多时候先要学会分开来看待,再集合起来整体观察的。

从一条蟋蟀完整的看,在最前端的须,和最后端的尾。

我们不难发现,蟋蟀身体中心线最远端是蟋蟀最柔软和最薄弱的环节。

其实蟋蟀自来,有型,色孰重孰轻的争论。这只是我们习惯把蟋蟀整体化来看待。

当我们把蟋蟀各部位分别看待的时候,型,色孰重孰轻就马上简单化了。

比如蟋蟀各部位----须,头,牙,丝,项,翅,


肉,足,尾。这些主要9部那些是型重要,那些是色重要?

我想有分析能力的朋友绝对不会等同话之的。
   
    1、须----蟋蟀的须是蟋蟀最前端最柔弱的地方。

主要作用是侦察,探测,反馈信息。也是蟋蟀自我防御的组成部分。

它的形态,粗细反映出蟋蟀的发育状况。它的色泽多数时候体现品种。
   
     青、紫类蟋蟀我们要求是越粗,越黑,越亮为佳。

而黄,红类蟋蟀的须通常我们少见的漆黑发亮的色泽。

很多时候是棕色,咖啡色,暗红色,当然也有黑色。

这时候我们形态上的要求是一致的----粗。

其他色泽方面的要求就并不一致了。须的长短,粗细要比色泽的要求更加明确一些。
   
       须,我们要求粗,亮,尤其是各品种须珠的明亮晶莹。

而须长在一些时候是弱龄期的表现,有时候能够反映虫的底气,

有时候能够反映虫的出斗期。道理很简单,很多鲁北相对较干燥的产地,

虫越到成熟期须越短,到老年能形成旱须的现象。如果早秋打斗注意观察,

不难发现须长而相对柔弱和须短相对硬朗的虫斗,下风多一只。


这存在年龄结构的问题,也存在底板体魄的问题。
所以早秋收虫时,须越长前端越柔弱,风吹辄动,辄弯的虫,应该是予以剔除的。

长短适宜,粗细均匀,色泽沉着,挺拔坚韧的是优质体格的反映。

反之长而细柔,色泽暗淡,容易折弯而不断的须,多数时候不是选择的对象。

如果长须一定要符合色泽均匀,沉着,前后粗细不明显。

能够自由摆动,成拧麻花,成圆形,成蛇形弯曲的。

能形成大范围迂回而不断的长须,表明须的韧性,以及虫的品种。

须这样状态的虫,通常虫也如须表现的韧性有余,

刚毅不足,多出善斗之辈。难得上将,王者。
   

       2、头----蟋蟀头的型态,和色泽的要求主次关系很明显。

不管是青头,黑头,黄头等都有佳虫,但都必须有型!

蟋蟀头的色泽主要是反映品种和年龄。而头型反映出虫的夹口,力量,斗品。

头型各品种的要求有相似的地方,首先要求是深,高,冲。

只有相对头深长才容易形成头冲,形成相对合理的后牙。

面部平直多数是缺少夹口的,也是我们选择虫要屏弃的。

任何有攻击性的武器,头部的特征是如同子弹的尖园形。

只有星门前突,面;牙略后置才是更加完美合理的攻击型的特征。

头深而高通俗些说就是虫的头部容积大。

头顶部高而容积大,如同剪刀的力臂长。
任何剪高强度的剪刀力臂都是长的。

牙齿长大,而面短(星门至头顶的距离),头平的蟋蟀,会形成小鬼舞大刀,

多数时候是叉着两牙挡的。收口不会重。

一把好钢的牙齿加深长的力臂舞动起来一定是犀利的。

这时候我们会再联想到星门,星门大而饱满光亮突出,

形成垂直下看“方印”突出感觉的,

乃佳品。如同剪刀柄和刀口联系的锥钮。力臂越大的剪刀锥钮越饱满突出。

当两把犀利的武器的材质完全一样的时候(蟋蟀的底板,品种),

更加符合合理的物理性攻击原理的武器,致胜的可能要大一些。

头的色泽,主要是青,黄,紫各类蟋蟀的搭配问题,

这里面存在很深刻的经验方面的理解,先不复述。
主要要求色泽深老,过度均匀。顶门色块小,强光不透。

大凡头色昏暗,起垢,顶门色块成赤豆色,大而浮现的,都是虫受腐热,

或者老迈的反映。有些虫强光下头光娇嫩,

成黑红相间的色块间杂(如同西瓜瓣),多为种气不纯,或者头壳薄的反映。

大凡头顶色和脑盖色泽分明,起棱,脑盖色逾老逾干逾淡多为贵品。
   

            3、牙齿----蟋蟀的牙齿,是蟋蟀最直接的格斗武器。

也是型和色最讲究搭配,组合的一个环节。

窥其一点而知全豹,在牙齿这环节体现的最直观。

实战中能把牙齿这环看的非常透彻的爱好者,常会上风多一只。

当一条蟋蟀的牙齿长非常的坚硬的情况下,是不太可能长一张水的皮壳的。

这也是事物环环相连,丝丝入扣的地方。

经过长期比较分析,大凡红牙类蟋蟀,斗的长久些的,必须具备是:长,尖,弯,

齿细多而深。柱状和片状。红色素(包括深,浅),

相对来说是外表壳能够迅速老化,和已经老化的一种特征。

举例:龙虾幼年时壳不硬的时候是青色,一旦年龄成熟,会越来越红。

植物也是如此,光照加成熟就会表现的越红。

我们能不能做这样的假想:相对红牙类的蟋蟀,同时也是相对容易成熟些的品种?

同样白牙齿,黄板等牙色,只要牙齿表面有红齿,红筋,红点等,

随蟋蟀的年龄老化,一样也会表现的更加的红。

只是白牙齿,黄板等比红牙齿类外表壳迅速老化的周期长,或者相对慢。

红牙齿类为什么要求牙齿尖长,而且要求牙尖部位的齿要细,多,深那?

这和红牙齿的色泽,骨骼,外壳的形成,以及强度是有关系的。

当一个龙虾的大钳子放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就不难理解了。

龙虾的钳子越到尖部,色素越深,齿钩越多越尖长,越细密,同时也越薄。

而钳子的后半部,色素明显没前面深,齿钩相对弧度大,

面积大,厚度大,齿钩的密度尖度,和道数,也没前面多。

同时我们通过物理原理可以做这样的推断,当牙齿细长的时候,

我们要求齿尖,齿多密,相对色素深。

反之,当牙齿粗壮的时候,要求牙齿内大齿的弧度大,内齿突出三角的面积大,

相对色素要淡。通过这样的比较,我们不难知道,

牙齿的色泽和形态的联系是存在一些规律的。

红,紫色的牙齿和白牙,黄板类的牙齿要求是不一样的。

所以我们看见多数斗的出色的红牙是长,尖,齿多形的。

红牙短厚出凶的相对少。反之白牙,黄板细长的出凶的比例也相对少。

说到牙齿,不能不说蟋蟀的面门,牙齿的长,短和面门的长短比例,

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面门长牙齿短;牙齿长面门短,都是不协调的比例。

色素略深些的牙齿和面门要求是长而有站立感。

色素略淡些的牙齿和面门要求是大而有肥胖感。

各类色泽和牙型的蟋蟀都有干,湿度的要求,牙齿的干,

湿度的理解多出于自己的实战和总结。

通常的理解是---干,白,无光是一系列。

老,深,发亮是一系列。牙齿表面色泽反差极大是一系列(如淡色牙齿黑点,黑斑。黄板深红血点,血筋。

上半截淡色下半截黝黑。表面色泽淡,内齿色泽深等等)。

看牙齿的干,湿度同时可以从蟋蟀的门槛,门帘的色泽,形态加以分析推敲。

深色牙生明显红门坎的,牙的干度通常不够。

个人认为深,浅色牙生雪亮黑门槛者,也不易成材(亮辄薄脆,同样是适度问题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就这点和我私语探讨)。

不管深,浅色牙,门槛要求色深,皱,无光感为上。

淡色牙,尤其是白牙多数时候存在门槛有道红线。

主要是要求色泽不娇艳,中间断的间距大,或者两侧断的间距大。

断裂处的黑色部分和脸的黑色部分色泽统一。

看牙齿门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长路虫多见小而薄的门帘这点是显而易见的。

门帘忌大而肥厚,尤其是下端海锚体越圆越宽,越肥厚,有卡牙状态者,多干度不够。

门帘的上下各半节之间如果有横向折纹,

或者门帘海锚体翘,伸至牙外,能翻转自如者,亦属潮嫩相。

好的小门帘应该是相对垂直,挺拔,收放自如。有紧贴牙齿突然落下,或者牙合即闭的感

觉。门帘干度达到自然水分少,相对会紧,小

。门槛和门帘相对表现的干结,牙齿的干结度往往是同步的。
   
       牙齿的粗壮干硬也可以结合饭绒观察,当一条蟋蟀饭绒粗壮,蓬张,

色泽微黄多为牙齿发育较完善的表现,当饭绒贴牙,卷曲,

或者无力耷拉状,色泽呈白色略透明状多为嫩相。牙齿的色泽,形态,

大小和各品种蟋蟀之间的搭配问题,成材率的高低,一样存在很多经验问题,没有绝对的原理,只存在经验和相对概率。
   

          4、斗丝----俗语说:斗丝乃虫之命根。斗丝的形态,

色泽和虫的品种是完全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的。

在斗丝这方面形色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

青,黄,紫都有不同的色泽和不同的形态。

但不管什么色泽;形态只要和虫有机结合起来都有好虫。

斗丝的基本形态自古要求是:细,直,隐,沉

。而随目前蟋蟀的产地的变化,和相对适龄期,成熟期的变化,要求似乎也在变化。

就目前山东虫的特点,简单的:细,直,隐沉已经不再实用于所有的蟋蟀的要求。

首先基于青虫斗丝的要求,目前就已经非常繁复。基本要求长,细有度,清晰而不散乱。

根部要求生的下,后。有扒力,色泽干洁。

整体斗丝内外侧不能缺角,尤其内侧如果成齿状缺角,或者顶端内,外侧形成45度缺角,

以及整体弯曲,挺拔度不够的都是不选之列。

不管青,黄,紫斗丝根粗而明显顶细者,亦多无用。

对斗丝个人的一些总结看法是:根部略比顶端细,由根至顶渐粗

,过度均匀而不明显(越不明显越佳),顶端略膨化

,形成无规律的炸花,外出内切,无明显框架式轮廓感勒死为佳。

大凡青,黄类蟋蟀斗丝存在雾断,形成粗,细,粗。

细,粗,细等跳跃式间断斗丝也为不取之相。

青,黄类蟋蟀,多数时候要求斗丝是长的。

但长也要有度,最好不过耳环平行线为妥。

青,黄类蟋蟀的斗丝一定要爬坡穿过脑际线,脑棱。尤其是黄虫,


斗丝被刘海线,脑际线箍死,形成大脑搭(内圆跑道形)多不善斗。

蟋蟀的耳环也称副斗丝,青,黄,紫也各要求不同,总体说:

青虫要求色泽和斗丝色泽接近或者统一为佳。青虫要求耳环细小,干瘪。

内外廓线线条清晰明快,耳环内越无填充越好。尤其是外侧耳线细于内侧尤佳。

不管青,黄,紫各色虫,如能斗丝,耳环整体感觉基于一个平面者,多为难得将材!

黄虫的耳环,要求是大刀,或者火烧形态明显。

眉角顶眼处线条略粗而连眼面积大,如黄虫形成似青虫单线,单尖顶眼往往发力不大。


黄虫的耳环和青虫一样要求内外阔线的下端连接处要线细而清晰。

紫虫的斗丝,通常较细,隐沉,麻路较少。

形态繁复,不拘一格,主要还有要求斗丝前端形活,以略穿出脑际线,顶端钳形,

外出,略有细小分叉等形态为佳。紫虫斗丝往往不以长为要求,

主要是以质,质的反映在斗丝根部色泽沉而清晰,斗丝有镶嵌的感觉,

斗丝有圆柱的感觉,如同一段圆木浮在水面,

虽然表面看见的是一平面,但感觉有立体感沉在下面。

紫虫斗丝太浮,太明,太长,有轻飘感,多夹口欠力。
   

        麻路是斗丝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斗丝之间的微妙关系,是相得益彰,互相配合的。

抛开蟋蟀特定的品种,麻路和品种的关系。

直观的说,麻路是可以对斗丝起支架,平衡,过度,修正的作用的。

通常大家知道,麻路要求是细,匀,透,出。

麻路的要求一定要比主斗丝细,一定要有明显独立的飞出感。

相对越对称越佳,不管麻路多少,一定要有一根明显的透出来,清晰;独立,

和其他丝路分界清楚。当麻路细腻清晰时,

我们会很少发现这条蟋蟀的斗丝空白点多,

当麻路非常对称时,主斗丝的形态会相对挺拔,而不至肥曲。

这就是过度,和修正的理解。

当看见一条蟋蟀的斗丝非常细,长,有框架感的时候,

经验会让我们感觉这样的斗丝孤立,危险,漂浮,空洞。

如同桅杆。当电线竿非常高的时候,通常会感觉很危险,

这时候往往需要平衡,下端45度拉线是平衡,

顶端平行拉线也是平衡(高空行走总要拿根长竿)。

单独孤立,是难以形成平衡,扩散的。

这就是好虫的斗丝顶端,常是扩散状态的。

麻路可以辅助斗丝形成力量的支撑,平衡,扩散。也许斗丝,

麻路很多时候不直接和打斗有必然的关系。但仿生学告诉我们,

生物亿万年的进化发展过程中,任何一个结构,花纹,

图案都有它必然的发展和进化的需要的。只是在亿万年的过程中,

相对短时间的作用力不明显罢了。

小贴士:凡饲养中,斗丝中秋后有渐渐变粗,向脑壳下镶嵌形膨化感觉之虫,乃难得贵品


(多见黄虫)。
     


           5、项----项的型,色上来说,更加偏重于色泽的重要性。

项型上主要是要求深,长,宽,阔。四线相对平行,垂直。

前宽喇叭型的厂项,后宽喇叭型的倒厂项,都是败相。

项的蜕裂线要求短而不明显。

项前端的箍线越粗而明显为佳,后端的箍线要求和翅衣连接紧密,相对要求比前端平直。

项的色泽和各类蟋蟀的搭配要求严格,很多时候直观的要求项的形态深,长。

而不注重项色的搭配,是犯选虫大忌。古谱说:青虫配蓝项,如同驴头配马嘴。

大致意思如此,此言不虚。

五色诸虫各类项色搭配,可谓繁复,主要是个人经验的总结。

这里我简单的说些直观的常态,不管青,黄,紫,

大多数品种我们要求早秋是项绒严密,平整,厚实。紫虫以绒细,密,不见底为上。

我曾经和朋友聊天说:

选紫虫项绒是最关键的一点之一,其他方面相同,

紫虫的项绒的严密直接决定此虫的实战能力,和生命周期。

青虫绒的密度通常没有紫虫细密,严实。绒毛的颗粒感明显比紫虫大,

颗粒大彼此的间隙大,相对项色比紫虫略花。黄虫项绒的颗粒更加大,

有时候会形成片状,或者大块的坟起。总体要求不能有薄,破,光的感觉。

青,黄类蟋蟀随年龄老化多数会有项绒渐退,蟹眼突出的表现,
要求蟹眼和周围的小点小而独立,突出的同时

,没有蟹眼的地方一样要求是相对毛躁。

项的外侧下方

通常有一道深于项表面色泽的黑色

的色带一直和翅衣外侧下方的色带连成一条长的色带体,

好的蟋蟀这条整体的色带深而均匀,平直,没有太大的起伏感。

项外侧最下方淡白色的壳体的外围也是一道黑色的箍线,要求粗而突现,

和上方淡白色反差大,有表壳硬质感为佳。项上的胡蜂斑,

紫虫较隐,青,黄虫多见要求色泽沉着,均匀,干老,

不娇艳(如同老蟋蟀盆的满彩包浆,老,沉,附着明显),

外围勾勒明显。项上冬瓜霜,南方虫忌讳明显。山东虫虽然也忌,

但往往表现成两种极端。这现象的原因在我们对比分析中尚没有明确答案,先下不表。

我个人在山东虫其他方面没有非常明显的潮嫩现象的情况下,不忌冬瓜霜。

        6、翅----蟋蟀的翅膀,乃一条虫身体上色泽反映面积最大的地方,

这往往也是很多朋友看蟋蟀色泽的目光集中点。神,骨于内,必由外现。

翅膀的色泽,型态必然能决定虫的内在精华,气质。

但人们总是忽略其中重要的一点,相人以神,骨。相虫以神,骨。

神,骨的流露是需要一定的时间表现出来的,

这就是早秋选虫初看色泽浓郁,皮色干老,总会有回来饲养后跑色的虫。

经验丰富些的朋友,也许早秋选虫结合其他部位,拿捏的会相对准确些。

相虫看项下三分!这是非常有道理的,蟋蟀项下三分就是蟋蟀身体整个的中轴线。

也是一条蟋蟀力量向身体四周扩散的力量点。

一条好的蟋蟀,这部位往往是发育的很完善的。

首先要求的是项翅连接的紧密,无间瞎,翅的色泽都要浓于翅膀的其他地方,

同时这部位的细密度,平整度,也高于翅的其他地方。通俗的说,

这部位也是一条蟋蟀的发声器。种族进化的过程中吸引异性交配,

是必然的发展规律,生物界通过叫声吸引异性交配,所表现的声音,不管是高亢,

悠扬,都是表达个体身体健壮,发育优良的自我反映。

物竞天择,优胜劣汰是必然的趋势,所以优良的斗蟋这个部位通常是发育完善的。

翅衣的长度也反映虫的品种,和发育,通常我们早秋选虫时要多留意翅衣的长度,

不要被

高,方,阔,厚的简单的外表迷惑,

长路虫多见深长勾勒清晰的翅衣。翅衣的宝剑头(螺蛳纹)一样要求是深长,

细密而尖。圆,浅,短多数也是发育不优良的反映。

发育好的虫通常衣服贴身而紧。

早秋收虫,一旦发现蟋蟀有换搭,卡翅,翅衣侧面下沿有翻转,卡腿等现象的多为嫩象。

好的蟋蟀翅衣侧面要求是深长,和身体帖服紧密,起翅有力,落翅迅疾(此点多不被重视,开牙不闭合,闭合慢者,叫牙呆。此道理用于翅膀依然)。

翅衣的色泽通常时候反映的比形态重要。

目前山东地区的虫主要要求是色泽浓郁,整皮整色,色泽过度均匀,

没有明显的翅衣上色泽的跳跃。翅衣的色泽要求是单层落色而密不间色为上。

大凡早秋形成玻璃板式有双层感,透光多为水光,水色。不管色泽浓,

淡要求衣纹细密筋多,一旦纹路突显,筋络疏松多空松而粗。
   

          左右翅膀的起叫开口处越于翅膀的外侧,

落翅以后开口越不明显越佳(所谓天衣无缝)。

翅衣的平行面,垂直面总体要求是平出贴身。

密度越高整体表面越平,这道理简单,自己给蟋蟀盆塘过底的朋友都知道,

越是密度高的细毛底,表面越平整。

花絮:凡左搭蟋蟀,能衣服开口外侧而不明显,整体平服者也是贵象。

翅衣的:砂,毛,油,血,毫光,微光。

各类虫;各时期所表现不同,或有或无,不可定论。因虫而异,多在自己细致观察总结。
   


          7、肉身----肉的色泽和型态,型态好坏的分辨相对简单,

而色泽和诸色虫之间的搭配,要求很严格,肉身的色泽往往反映虫的原色。

故有“色从肉起”之说。同时和虫的品种,色泽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

,翅色之上必有肉色。这也是肉色通过翅色的结合反映。


青,黄,紫各色虫对肉色的要求完全是不一样的,

大体青,黄,紫要求配怎样的肉色,有基本常规的形态。

青,黄,紫门类中各种品种很多,落实到各类虫身上,

是需要庞大的数量分析,比较的。

唯有个人长期的结合虫作对比,分析,去摸索一些潜在的规律。

但各色肉身都存在共同的要求,在直观形态上是可以借鉴,分辨的。

首先是一条虫肉身的长度,占整个虫全长的比例,肉身短的虫,

早秋吃不出肚的虫大家知道往往长力差,韧性,耐力相对差,尤其是相对斗龄短。那怎样的形态长度最佳?个人认为是在相对自然情况下占虫整体长度的0.618黄金分割位,这是自然造物体,最自然完美的结构。这样形态的蟋蟀,应该是不管是发力,平衡,适龄,周期各方面都比较适度的蟋蟀。当然有不符合这样比例的出凶的蟋蟀,但综合到出斗期,斗限,周期也许就要差一些。前面提到项下三分是一条虫的中轴线,是向身体四周发力,扩散的力量支点;也是蟋蟀发声器的位置,直接说就是蟋蟀项以下,膏药迹凹槽线的上方。在蟋蟀整个膏药迹的下方的位置通常应该是一条蟋蟀肉身最宽阔;厚实的地方。细心观察的朋友会发现,一条正常情况下的蟋蟀,翅膀上膏药迹的下缘线是一条蟋蟀的平分线,把蟋蟀整体前后各分成50%。一旦虫脱离的这样的身体结构,这条虫的平衡性,就要考虑了。同时一条蟋蟀应该最宽阔,厚实,强大的身体位置,也是发声器的下方,违背了这样的身体结构,形成肚子后端宽阔,后端向两侧拓展,脂肪带突出都是不协调,影响发力的身体结构表现。长期以往,就形成我们的视觉里的尖屁股善斗的身体形态。肉身的质,也就是肉身的质量好坏,通过一些辅助的观察,也是有一定的分辨依据的,一条虫肉身肚子的紧,和人的道理是一样的。只有韧性,和肌肉组织密度高的时候,虫大食以后反映拖出来的鳞节相对不明显。我们把虫反过来看,会发现上面说到的虫的膏药迹下方,发声器的下方,肚子的最前端,有一块六角形的壳体,这壳体是把虫头项,身体,六足紧密连接在一起的部位,所以说这部位的整个垂直面是虫的中轴线,是向身体四周发力,扩散的支点。所以要求这六角形要越宽阔,越饱满越佳的道理。一条身体健康的蟋蟀是脂肪带是丰满润泽而不带透明感的。一旦有透明感,就说明这条蟋蟀的脂肪带欠绒质,缺少一定是厚度。当一条蟋蟀的脂肪带上有小气孔似的收缩感时,往往这条蟋蟀的吸收功能已经有问题了,这也就是平时早秋收大头尖屁股蟋蟀,要翻过身来看肚子的地方。蟋蟀肚子上的斑点,花纹要求相对对称的同时,一样是要求细小,有质感。肉身肚子上的绒毛,对紫虫的要求更高一些。这点和项绒配各色虫的理解有相似之处。总体说饲养中,越是吃食以后肚子收缩周期短的,说明虫的消化能力快。吃食不明显出肚的(越不明显越好)。肚子的肌肉组织的密度越大。肚子鳞片节彼此间越紧密的往往节于节之间的绒质感越强。反之节于节之间越空松的肚子的皮壳表现的越光亮。如果肚子节于节之间有明显的色差,形成鳞片节的后端色深,前端色泽浅而泛白,多为粗肉身的表现。肚子的最后端铃门,总体以小而似有似无为上品。不能有壳感,干蜡质感。一旦发现蟋蟀粪便大而空松,虫多为肉身粗。多数蟋蟀的肚子鳞片节是正旋纹,少数蟋蟀的鳞片会成反旋纹理,明显反旋纹的蟋蟀肚子侧面和背上绒的要求会更加高。
     8、六足----蟋蟀的六足形态,色泽要求都是不可忽缺的,尤其是早秋收虫,蟋蟀的腿色往往能说明蟋蟀的出土环境,和种系粗;细度,干湿度。大凡是淡色腿色,腿腕处的红血色斑要求要明显。深色腿色,腿内侧的斑纹要有独立感,不能连成黑色一片,尤其是不能形成大腿夹身处明显的白一块;和内侧腿面形成巨大的色泽反差。外侧条纹斑要求独立,每条之间间隙清晰,不模糊,条纹斑要感觉细密,深而完整。早秋大腿外侧有拉毛感的往往养至深秋,腿面能起蜡质,如同形成包浆壳,质地干老。六足于身体的位置,比例,不论是前六架,后六架,都要求间距开阔,前抱有明显前置感,中抱后大腿连接处相对靠近。把一条蟋蟀翻过来看,就会感觉明显了,前抱和中抱;大腿位于蟋蟀的身体结构的位置区域是不同的,前抱支撑的是头项,中抱和大腿是共同生长在肚子下六角形壳体上的,起平衡,支撑身体和缓冲头项压力的作用。前抱比较讲究粗壮,置于蟋蟀头的两侧,中抱要求平直,越向身体外侧扩展越好,同时着地副节也要求越长越好。我曾经和朋友闲侃说:选虫看千看万,如果你选的虫中抱都明显比别人的蟋蟀长一些,你的战绩一定不会差。自古大腿要求圆壮,这点我个人不苟同。往往腿力大的蟋蟀,多见大腿内侧腿根部弧面大。大腿外侧的弧面大,内侧形成拉筋弧面,形成瓣状,而不是圆柱状,个人认为才是比较好的合理发力的肌肉形态。大腿的副节如骨状,长而挺拔,往往是发育优良蟋蟀的表象。大腿副节越长,蟋蟀大腿的副节和大腿的主节形成的夹角越大。当大腿的副节短,往往会形成坐蛙状,夹角小。大腿副节和主节在自然状态下大于90度角为好。蟋蟀六足的着地关节要求是越长越平越好。蟋蟀大腿的草鞋底要长有拖逸的感觉,早秋草鞋底的管状要均匀,最好不要有白蜡质感,和关节粗细不均感。看见蟋蟀的爪花,最让我们联想的就是船停泊时候的海锚。海锚是为了让船更好,更稳的停泊,通过仿生学我们可以了解蟋蟀爪花对于蟋蟀的实际用途,就是为了让蟋蟀更有力,更稳健的保持格斗时候的平衡。所以爪花的左右扩展面积和弧度,也很直观的表现蟋蟀的发育身体结构。蟋蟀的腿刺是起保护大腿不受伤害的作用,要求是尖,长,排列整齐。早秋时候年轻的蟋蟀应该是尖,长完整的。随蟋蟀年龄老化,会相对钝化一些。往往骨相越明显的蟋蟀,大腿副节的腿刺越清晰,明朗。
     9、尾----蟋蟀尾巴的长短,粗细,色泽,形态。相对比较直观,细糯,夹角,平垂都有基本要求,尾巴也是蟋蟀保持平衡,防御后面来敌的重要部分。尾巴的敏感度,受芡的反映。长,直,细,垂,糯,韧,挺,尖等多有介绍,不再多说。这里要说的是尾巴的色泽和身体,腿色的组合色泽要有机相对协调,尤其是和腿色要相对接近,山东虫尾巴早秋常有细绒包裹,尤其是色泽略深的尾色,一定要留意看尾根部的色泽,即便是尾巴整体被黑色素,细小的黑绒黑点包裹,常有些将军最后能逐渐退去黑绒,形成晶莹的尾色。细绒包裹的尾巴内里的质感一定要有力度而挺拔。前面说过:蟋蟀的须和尾是蟋蟀最远离中轴线软弱的地方,当一条蟋蟀的内力强大的时候,血脉和畅的时候,其力量可达末稍。有些比较简单直观的判断尾巴表现力量的方法:
1、洗澡辨,不管什么尾色,形态,当蟋蟀落水,出来以后两尾尖并合在一起,能迅速分开,转干,挺拔的为佳。
2、草竿辨,用芡草竿将蟋蟀的尾巴尖部向外侧拨弯,以不折断,有韧性,迅速还原,尾锋挺拔者为佳。不管须,尾一旦意外折断,以蟋蟀能尽快将断裂处咬断为佳。如果蟋蟀须,尾折断,长期形成耷拉状态不断者多为弱体。
    夫虫性之所尽,有所述外九质之征,尚有内九质之征也。曰:神,精,筋,骨,气,色,仪,容,声。阴阳刚柔之质,著乎形态,见乎声色,发乎容止,各如所象。生物有形态,必有其精神,形态是与生具来,开门见山。而精神之内充,久而外章,故身五晖之光。了解其精神,自然能够穷尽其他方面的本质。虫之神发于内而见于表。识虫当大处着眼,小处权衡。短时间内重外九质,长久之时观其内九质,内外兼修,融会贯通。掌握虫的基本格局,理解虫的习性,勤于观察,善于总结。必有所悟。
    相虫之道,由简至繁,再由繁至简。
    年后以来,自己着手塘底,浆底,养盆。加之渐爱玩盆,琐事繁多,少有和朋友们的交流。今所述众多,难免疏漏,谬误。欢迎朋友们交流指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25 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赵王还是赵王 发表于 2014-5-25 15:20
我就准备这样收!!!

小价收大白.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5-25 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赵王还是赵王 于 2014-6-1 20:21 编辑
悟性第一 发表于 2014-5-25 15:52
小价收大白.中!

中!


他山之石~~~
第一式 一点定乾坤 用途

一点顾名思义是用草点,但是点的要恰倒好处,也要适度,为 何要点,

是为了识虫性大多数草者除了自己的虫也一定打过别人的虫 ,

但是别人的虫你不知道什麽样的性格秉性。所以要点,来观其动态。


用法:草锋轻点马门,前中刨,包括尾部,都可以点,但点的适度不 会影响虫,

过多会有影响。一般蟋蟀会昂头,踢腿,躲闪,

乱窜等等 如果经验丰富者用起来更得心应手。

第二式 蛟龙出水 用途:

其实这招有些浮夸,但是试过多虫却有奇效。

看起来好象是安 慰草打下风,其实不然。

用法:草锋从头至尾的搂下,头可适当重些,尾需轻些。

此是大战前 的抚慰,再有烈虫和奔走不定的虫甚用。

第三式 横扫千军 用途:最普通的草法,但是不是每个人都用的得心应手。

用法:草锋横向轻点虫马门,幅度要小,草打的面积要小,

这点对草 手的腕力是个考验,腕力大有的虫有可能不开牙,太小没有一定的力 度虫

还是不张牙,或者张牙不大,马门外露! 第四式 力拔山河 用途:

也是普通草法,但是力度要均,要适当,过大过小都不可取。

用法:大多数都用草锋,

可是渐渐发觉其实有弯的草锋领虫有奇效 看似扫地其实不然,

其力度均匀,渐渐加大,不可突然加大,

也不 可草走偏锋,打草面积可以延伸到虫的两前抱。

第五式 盘龙领 用途:此招并不适合所有的虫,但是适合落口快,急口虫。

许多虫就 张一下牙后用前面几式就打不开牙了,

其实在虫张牙之时领之其虫就 会跟草! 用法:

当打开虫牙时迅速将草左右移动,

在虫的马门前最好做到清风 浮面(就好象有东西轻轻的掠过),

虫跟则继续移动,缓缓向前移动 或较快向前移动,具体还要看当时的情况。

多数虫会跟几步不会老跟 这时就看草者经验,

经验好的几步内就能交咬,甚至虫能出奇口!

第六式 清风浮面 用途:此招是草者比较难的一招,打好对后面的草势有很大帮助,

可 其难度较高,要做到就好象夏日的一丝凉风掠过,不能多,不能少, 不能慢,

不能太快。 用法:草锋轻点头,前刨中刨,

成弧行从右至左从左至右最好做到虫 刚刚探头过去,

草已经变换下一个方向,永远不要让虫牙咬到草。 第七式 八面来风 用途:

八面来风又称八面草,八面玲珑。会打的人很多,打的好的人 少了。

八面来风后虫跃跃欲试,有种不咬死对方决不罢休的劲头,此 乃成功。

用法:经过前面几式后虫性起,草要走偏锋,

渐渐向尾部打,虫跟继 续打尾巴,就好象狗咬尾巴一样永远咬不着永远转着咬,

但是转的太 多,虫也会晕,这时候就要变换打法,左一下右一下,

左半圈右半圈 反正永远不让虫咬到草就是了,

最成功的是开闸后虫一冲而上,不用 在使草,如果开闸后虫跳咬则说明草者功力深厚。

第八式 脱缰野马 用途:前面几式要是打的充分,

那麽再最后的领草就非常简单了,不 碰虫牙虫也会虫上去。

用法:直草立成拿毛笔状,根据虫须长短而定距离,一般来说草打的 充分,

只要虫须寻到前面有物就会前进,这时就根本不用领,也不算 冲锋,

更不会顾及冲锋草! 心法 草落正门,

由窄至宽,由慢到快,由轻至重,草落如飞,清风浮面,

识虫性,懂虫路,引入元素。

草者五戒: 戒烟 戒酒 戒急 戒燥 戒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5-26 13: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赵王还是赵王 于 2014-5-26 13:11 编辑

【关于青门的解释】

作者:秋风随缘

       蛐蛐各种色里,紫门和黄门都相对好理解,基本和色谱颜色接近。唯独青门歧义甚多。到现在也没有一个完全统一的共识。
下面是青门的几种常见的解释:
1、字面上意思应该是颜色长得像色谱上青色为正统。
2、从女人头发叫青丝推导出青门应该以黑色为正统。
3、火光汉前辈总结青门应该是深褐色为正统。

         但是还有一种情况是,在古代有一种蓝草,用蓝草染出来的颜色是蓝色,但是古代“蓝”只是被指做蓝草这种植物,并不是被用来表示颜色,所以古代人创造了“青”这个词来形容蓝色,把现在我们说的“蓝色”称为“靛青”,而称蓝蓝的天空为青天,称蓝色花纹的瓷器为青


花,也就是说在古代,青色就是指我们现在的蓝色。所以从这种情况推导,贾似道当年划分青门的时候实际上是指全身颜色为蓝色的虫?
本人不懂,求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26 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少花银子,多收好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26 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地白,大棚都要拒之门外。还要少花钱,必须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5-26 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将军 发表于 2014-5-26 14:37
少花银子,多收好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5-26 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香在树中 发表于 2014-5-26 15:25
地白,大棚都要拒之门外。还要少花钱,必须的。

正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26 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26 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请使用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0534-5886020(山东)|010-68485953(北京)|手机版|蟋蟀城论坛 ( 鲁ICP备12010671号-1 )

GMT+8, 2024-5-6 00:31 , Processed in 0.296887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12-2020 蟋蟀城网 蟋蟀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