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城网——蟋蟀论坛

 找回密码
 请使用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839|回复: 31

[原创] (合订版)~~~《廊唫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5-27 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赵王还是赵王 于 2014-5-27 13:49 编辑

【第壹篇】

七彩拼出百般色,
        
秋风送爽云飞过;
        
问君四季喜何种,
        
唯有金秋是收获!

八十年代初,文革结束后的时代,也是诸般传统文化复苏,方兴未艾的时候.

那一年,我刚好二十岁,初秋的一个周末,我象往常一样,到西郊的玉渊潭公园里,随家师作完早

课后,骑上自行车跟随家师回家;家师是个十足的秋雅痴迷者,我也是自小喜好蛐蛐,所以,从三

年前,跟随家师学艺时起,每年秋天,都要到家师的家里,帮着收拾蛐蛐罐子,喂养蛐蛐……。

家师住在城里,库司胡同里,一座标准的两进四合院,东南是院子的大门,北面正房五间,前出廊

子后出刹,两面是东西厢房,院子里,东侧栽种一棵柿子树,西侧一棵脆枣树,时在早秋,树上挂

着青青的果子,院子的中央,摆放一口荷花大缸,夏季已过,缸内已是叶残花榭,整个院子,收拾

的十分干净,显得是那样的宁静安详.


  我随师傅进得院来,我先奔水池,给师傅接好洗脸水,自己也洗了把脸;家师洗漱完毕后一边

始审视蛐蛐,一边对我说道:你待会到房里给蛐蛐做的"饭";我嘴里应着,跟在家师后面一起看

虫子;早秋,家师一般蓄养七`八十条蛐蛐,以后还会有人陆续的送一些,全部养在院里的南房窗

台和墙根下的青石板上,家师好虫不好罐,再好的罐子,到他手里,该摔的时候,照摔不误.

  跟着家师看了一会蛐蛐,我朝房里走去,刚一进门,"喵"的一声猫叫,吸引了我的目光,寻

声望去,只见,房里沙发旁边,放着一个不大的纸箱,箱子里装着两只可爱的小猫,扒在箱壁上,

东张西望的叫个不停;我走上前,轻轻的抱起一只,观赏着,雪白的绒毛,海蓝的眼睛,很是漂亮

我朝院子里问道:师傅,谁送来的这对小猫,真好玩,象洋人,长着蓝眼睛,?!(当时,是我第

一次见到波斯猫)家师在院子里回道:啊,这阵子院子里闹老鼠,刚好你老姑家的猫生了小猫,出

了满月,就送过来一对,避避鼠;师傅接着说道:你做完了"饭",到后面的储物间里去看看,里

面有个猫筐,把它找出来爸爸,我是畜牲,我刷屏向你道歉,好装小猫;

我应道:好的,知道了;我放下手里的小猫,动手做"饭"很快就做好了,端出来放在院子里晾着

转身朝后院的储物间走去;后院的西厢房中的一间,是储物间,我推开房门,扑面而来的是一股霉

潮的气味,迈步进门,四下打量,只见旧立柜,太师椅,床架子,书架,箱子,打捆的书籍,墙角

还有十来个,一尺多高的花盆,堆在那里,花盆的土里,还带着早已枯萎的花枝;底面上落这一层

陈年老灰,看来,是很久没人进来过了;我四处搜寻着猫筐,看到书架前,一个旧床单,盖着一堆

东西,走上前轻轻的撩开一瞥,猫筐就在这盖着,筐里还放着一套,精装本的"毛泽东选集",把

书拿出来,放在一边,提起猫筐,就在我转身的那一瞬间,目光扫过之处,墙角里的那堆花盆上,

好象有一个蛐蛐罐的盖子,我好奇的走上前,顺手拾了起来,翻转过来一看,果真是个罐子盖,上

面打的章款是"大清康熙年制"的字样;我也没太在意,顺手扔在猫筐里,一起拎了出来.

回到前院的水池旁,打开龙头,用水冲了冲上面的尘土,拿到家师面前问道:师傅,那储物间里的花盆上,

还有一个老罐子盖,罐子那去了?说着话,我把罐子盖递了过去;

家师接过来,看了一眼说道:原来是一对,摔了一个,只剩这盖子了;

我忙问道:那另一只呐?

家师说道:好象也在那屋里放着;

我一听,还有一只;手上紧忙活,三下五除二,把猫筐刷好,往太阳下一晾,转身又奔了后院;

(那时我对罐子也不太懂,更没有收藏的想法,只是好奇心重,喜欢猎奇而已)

进了储物间,一通的东翻西找,终于,在那堆花盆的底层,花盆与花盆之间的缝隙里,找到了,落

满灰尘的"老罐子";我伸手抓起一看,是个"立腰鼓",捧着罐子回到前院,用水冲去上面的尘

土细细的欣赏着;

只见这罐子,一水青黛色,通高有十二`三厘米左右,足脚和盖子边有鼓钉的饰样;翻转过来一看

底款也是"大清康熙年制"的字样,轻轻的揭开盖子观看,罐子口是坡的,高足深台,素面无纹

饰,口沿上,打着四个字"廊唫戏秋",没有听过这个字号;

这种"立腰鼓"我还是头一回见到,感觉很新鲜.

  我问道:师傅,这罐子,真是"康熙"年的物件?

  家师说道:有可能,那还是很早以前,你师祖的好友送的,后来到了我手里,摔了一个就没再

用,你师伯的手里也有一对;

  我说道:这罐子的样式很新奇,口沿上的"廊唫戏秋"四个字,是谁的字号?

   家师说道:我也不太清楚,过几天,到你师伯家“排”虫子时,你问问,他对罐子着迷,一定

  “门清”;你要是喜欢这罐子,就那去玩吧,不然的话,撂在我这里,不养不用就糟蹋了;

  我说道:好吧,谢谢师傅,我拿回去煮煮它,养虫子用;(我当时,对这老罐子,也没有太在

意,只是,家里养虫的罐子少,所以,不管罐子好坏,有的用就行;)

  帮家师收拾完虫子,时间已到了中午,陪家师吃完午饭后,我告别了家师,拿着罐子,骑上自

行车回家了。

  白露节气一过,“北路”早秋的蛐蛐,“开毛”的日子也来了;周末(那年代,一周,只休息

一天)我跟随家师一起,到师伯家去“排”虫子;师伯家是众“秋虫痴迷者”的据点,每到秋季,

白露前后开始,这里就“热闹异常”直到“立冬”。这个"圈子"里,多是师伯的同行,也有书画

国手,演艺界的名角;那年的秋季,天津的卜恩富卜师伯,正好来京帮家师一道,为我们授艺,赶

上这样的聚会,也过来会会老朋友,看看热闹.(卜师伯在天津武术界,人称"卜六"是当年的"

跤王",四十年代的全国拳击冠军;其弟子中也不乏玩虫高手.)

  到了师伯家,进了院子,嗬!满院子的人,东一群,西一伙,笑着,聊着,好不热闹;再看那

满院子的罐子,窗台上,石条案上,台阶上,还有院子中央的两张"八仙桌"上;摆的如"龙门阵

"一般;罐子放在那里就是为"展示"的,在这里玩的是:其一是斗虫,其二是斗罐子,其三是"

斗嘴",其四是聊感情;

  我找了个地方,把家师的"虫子"从包里掏出来,摆放好,四下一望,象我这年龄的年轻人,

没有几个,趁着家师与朋友们打招呼,聊天的时候,在院子里四处转着,细细的欣赏着满院子的"

老罐"真象是进了,老罐子博览会;慢慢我欣赏到师伯的罐子前一看,两排罐子中,那对"立腰鼓
"也在其中,定是师伯年年使用,看上去比家师的那一只,"养"的漂亮多了,我真想拿在手里欣

赏一番,只是罐子里装着虫子,所以不便乱动;于是我弯下腰,仔细的观赏着;

只见这对"罐子"上半截"包浆"厚满,下半截浆中起"晕",如旧屋顶上的,龙鳞老瓦,黛中有

藏,藏中带青;那韵味,那感觉,好似一幅"山雨欲来云压城",看着别提有多舒服了,盖沿上的

鼓钉,年代久远已被手盘剥的润光十足.

这时,师伯走过来照看虫子,看到我猫着腰在仔细观瞧,以为我要看虫子;

说道:怎么着旗子,想看虫子,自己打开看吧?!

我笑着说:不是,我在欣赏您的罐子,特别是那对"腰鼓";

听到我夸他的罐子,

师伯哈--哈的笑着说;小子,眼力见长啊;当然漂亮,这是"名件";

我假装"疯魔"的说道:您能让我看看这罐子的“戳”吗?!


师伯一听说道:看吧;

我说道:未经您老的允许,我安敢乱动呐,要是把里面的虫子给“惊”了,可麻烦啦;

师伯说道:都什么日子了,虫子早“伏盆”了,看吧;

听师伯如此说,我才一伸手,轻轻的抓起罐子盖,翻转过来一看,“大清康熙年制”,

罐子的口沿上也是那四个字,“廊唫戏秋”,与家师送我的那只一样;

于是我问道:师伯,这罐子口沿上的“廊吟戏秋”是堂号吗?我只听说过,

“赵子玉”,“万里张”,“雅堂山房”,“桂聆堂”等等;没听这个“堂号”啊?!

师伯听我这样问,当时就“火”了:刚夸你小子眼力见长,就漏这样的“怯”;

你以为这是小胡同里大把抓的货?一般二般的玩意?

这是正宗的康熙年间“廊唫阁”出的“物件”;

就是在当时,一般的玩家也别想见到,现在就更不用提了,

除了在这里(圈子里)玩虫的,其他的人,其他的人听都没听说过;

你以为,随便端着几个"野窑"的仿"万里张","赵子玉"的罐子,

拿到这里来"亮相"哼!还不够丢人的哪,那还有的玩?!

你放眼看看,满院子来的人手里,不论大小罐子,

那一位拿的是,满街筒子的"仿"?!

在我这里,别的不讲,若论罐子,小子你长学问吧!

我点一点头,没敢再吱声;

恰在这时,走过来一位五十多岁的"大爷",对师伯调侃道:

你又给年轻人神吹什么哪?!

是不是又再"侃"你那对"廊唫戏秋"呢?!

师伯说道:什么叫神吹呀,你有吗?拿出一只来让我看看?!

说话之间面露得意之色;

那位"大爷"笑着说道:

我是没有,但你这对"罐子"也不是真品;

这时,我在一旁插嘴道:不是真品?看着可是够"老"的;

那位"大爷"道:我说不是真品,可并未说不是"老物件";

但着不是康熙年出窑的东西,

根据我的考证,应该是"嘉庆"年间的"仿";

他的话音刚落,师伯就急了:

胡说!你有什么证据,说我这对罐子是"嘉庆"年间的"仿"?

那位"大爷"笑着说道:你也别瞪眼,有理不在声高,你嚷什么;

这罐子的器型就是证据,说明了不是康熙年出窑的"物件";

我插嘴问道:那真品与这罐子的器型那里不同,您见过?

当然!没见过岂可乱讲!

这时,师伯对我说:别听他"胡扯"我这对"罐子"才是真品,

他在别处见到的,才是嘉庆年间的"仿";

我接茬问道:是啊,您说的器型不同在那里?

那位"大爷"说道:这事讲起来话可长了,简单的说吧;

康熙,雍正年出窑的"物件"多是淡雅,器型相对"苗条"一些;

而从乾隆朝起,多显示富贵,热闹;器型也显得雍容;所以,

这对"立腰鼓"必是"后仿"!

师伯马上接道:打住吧你,不要老是用你鉴别"瓷器"的那套玩意,

用在鉴别罐子上;那时代的人,不比你玩虫盘罐子的水平低;

都是行家,罐子做的怎样实用,养虫子好,一秋就能品出来,

想怎样改就怎样改,你为什么老是把古人当"傻子"?!

那位"大爷"说道:我怎么把古人当傻子了,

我这是有根有据的"断代",大家都认可,就是你这个"大杠头"不服……

师伯说道:不是我“杠头”是你的说法过于牵强;

每种动手做的“玩意”,都带着匠人自己的风格;比如一幅水墨画,

拿在手里一看,就对这位画家的性格和高,矮,胖,瘦猜个八九不离十;

你看看苦蝉大师的“泼墨”,明眼的人,一看就知道其豪放的性格;

你要是一个“蔫屁”,打死你也画不出来这样的画!

这就是“神”和“意”!嗨,跟你讲你也不懂;

那位“大爷”说道:你也不用,拿你那套练的东西,硬往上套;

出窑活与你那练拳完全是两回事……;

我在一旁听着,看着;心中暗想,这“老哥俩”为这对“老罐子”而

“抬杠”看来不是一回两回了;

同时也让我感觉到,这罐子里,孕育着,浓重的文化内涵;

这一沉思间,他们的争论没有留意听,但“廊吟阁”这个窑号,

大大的勾起了,我的猎奇的浓厚兴趣。

   晚秋风寒,在最后一次"秋战"的聚会上;我向那位"大爷"

请教了一些罐子的知识,他讲了许多许多,现在回忆起来,仍然余味无穷.

正是:
   
   风扫落叶做冬装,
   
   夜来冷月铺满霜;

  阵阵秋雨何御寒,
   
   正是温酒话盆觞!

                        (全文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5-27 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赵王还是赵王 于 2014-5-27 13:49 编辑

【第贰篇】


叶落树残装

秋雨呵晚霜

促织声声弱

音悲曲忧伤
  

     
天畔的晚霞,由绚丽慢慢的 变的平淡,天色也渐渐的暗了下来;

在这秋尽冬来的时节,傍晚的风 ,随着日落,冷意更浓一些。

今秋最后的一场“秋战”,随着诸位“玩家”的道别声,落下了帷幕。

此时此景,让我突然有一丝惆怅、一点的寂寞,一种失落的复杂感觉……。

师伯家的院子里恢复了平静;

在房间里,师伯和师傅,还有那位早秋,因为“廊唫戏秋”的立腰鼓罐子与师伯

“抬杠”的大爷;现在我已知道他老人家姓金;

说起这位金大爷,可不是一般的玩家;前清贵族,用现在的话讲,就是,

文玩行里的“百晓生”。什么带瓷的、带盖的;

带绳的、带哨的;

带檖的、带櫒的;青铜器、金镶玉;

那真是,金木水火土,狮子大老虎,无有不通,无有不晓。

今儿听师伯说,晚上吃爆肚和白水羊蹄,馋虫马上被逗出来了;

一屁股坐在沙发——不走了!

   师傅、师伯与金爷,三位在厅堂里聊天,

我随师伯母进了厨房,刀锋手快,一阵忙活,不一会,

酒、菜端上,一大盘羊蹄、一盘耠菜、一盘羊头肉、一盘花生米,

随后上来的是葱味爆肚;

三位师长落座,我抄起酒瓶子给满上酒,

对金大爷说:您先喝着,我帮师伯母忙完厨房里的活计,

再来向您请教“老罐子”的事……。

金大爷哈—哈—大笑着说道:好小子,好上着玩意了,

爱听啊?那一会聊给你听听!

家师瞪了我一眼,说道:

没大没小的;

又对金大爷说,这小子有个“毛病”;什么事都喜欢

刨根问底,搞出个水落石出:

别惯着他。

我吐了吐舌头,转身进了厨房;

师伯母手里一边忙活着做饭,一边对我说:

旗子,你别沾手了,饭已经做好了,你去屋里陪着他们聊天去吧。

我转身又回到堂上,坐在一旁,手里抱着酒瓶子,

一面听着三位大聊、特聊今天斗虫的精彩“战事”,一面给斟着酒。

    等到第一杯酒饮尽,趁着斟酒的功夫,我插话问道:

金大爷,听您说这“廊唫阁”是,雍正皇帝在未登基前的“府窑”,

您给我详细讲讲,让我也长点见识。

金大爷端起,我刚斟满的酒杯,美美的喝了一口,说道:问得好!

我这就细细的,说给你听听,同时又看了我师伯一眼;

脸上带出得意的神情;那意思,明摆着是说,

我讲给小的听,你老的也得听着;

我扭头看了一眼师伯,只见师伯一撇嘴,说道:你就吹吧,今儿不和你“抬”。

   金大爷哈哈一笑,开始聊起;

据传,当年有不少皇亲国戚深爱此戏,其中尤以几位皇子为甚;

为了玩着痛快,所以府中都有自己的“窑口”;

当时雍亲王人虽正统,但心计颇多,城府极深;为了笼络人心,

常常烧制出一些新奇的“玩意”;秋兴之时,送给诸位皇兄皇弟,自然也少不了

一些精品罐子;雍亲王又比较清高,所出的罐子不入“俗流”,

所以与街面上的罐子器型,截然不同;

我所见过的几款样式各个不同,如你师伯的“立腰鼓”外,

还有“虎符”纹饰的“帅印”罐,

盖子上起“撓菊”的“菊花头”罐子等等;

最经典的富贵团花的大瓷斗盆;

我插嘴问道:虎符罐子?是什么样子,难道还有造成老虎型的罐子,那也不实用啊?!

进大爷呵呵的笑着说,小子你听岔了,我说的是虎符纹饰的“帅印”罐子!

我跟着问道:帅印罐子?难道那罐子像个大印章?

对喽!是个“一把抓”的方型“将军印”;

您不是说,是“帅印”吗、怎么又说是“将军印”了?

是这样,自古人们把秋虫喻为“将军”,

帅印是后来人为提高虫的档次的习惯“称”

那罐子底印就是“秋将军”三个字。

别看罐子不大,可是摆在桌子上,隐隐的透着一股霸气。

雍亲王喜欢汉文化,喜欢复古,但也不忘马上民族;

据考证,“廊唫阁”还有一款“马蹄墩”的罐子,

让谁瞅着都是那么遒劲,秋霜韵味十足……

还有一种“菊花头”的腰鼓罐子,

属异品罐子,其形状是一朵欲放的菊花,又如一个咋开的松果,

品相奇特,极具把玩和观赏性;

我插嘴说道:这样的罐子一定很漂亮。

那当然,“廊唫阁”的物件,那个不是精品,

还有一款“方马蹄”的长城罐子,可称举世无双!

传说,这里还有一段故事;

那是在康熙年间,工部大臣上奏:

京北地段的长城,城墙风化损毁严重,向皇上请旨,

拨发银两进行修缮;

康熙帝阅览了奏折后,对大臣说道:长城是干什么用的?

是当年,抵御我们北方民族的战略防护,

现如今长城内外,皆是我大清国土,还有维修的必要吗?

还要它用来抵御谁?

这一事件,在当时也算是一件重大的”政治事件”了:

雍亲王心思缜密,紧跟当时的政治形势,

从一件“玩物”上,都能体验出来,

可谓是“用心良苦”。

    这时,师伯接过话茬说:这两款罐子我也见过,

好是好,可没有咱的“立腰鼓”实用;

金大爷反驳道:就你的罐子好使,别人的都不成;

后秋你那“立腰鼓”罐子壁,也是不够厚吗?!

蛐蛐罐子,不只是装蛐蛐,雅玩更有意思;

你是处处全从“实战”出发,

处处与我作对! 你当初,见了那对“马蹄墩”不也是两眼“放光”吗?!

死气白咧的,用半桌赵子玉换嘛?!

这时候说便宜话,你去把那对“马蹄墩”拿出来,

咱们再换回来,行吗?

师伯把手里的杯中酒,头一抬,一饮而尽;

对着金大爷哈哈哈的大笑起来,“换回来?好啊,

你要是能死在我后面,就到我的坟墓里撅去吧!

说玩后,又是一阵大笑……;

金大爷用手指着师伯说道:你们看看,有这样不讲理的没有?!

得了便宜还卖乖;

我笑着问金大爷:那对罐子我怎么没见过?真的这么金贵?

金大爷道:这你的问你师伯了,我想,他一定是天天揣在被窝里,

还能轻易示人。

我又问师伯:那对罐子,一定有什么不寻常的故事?!

师伯指着金大爷道:还不被他“喷”的,我就犯晕;

还是让他说给你听吧。

我怎么“喷”了?你为什么相信呐?没见过你这样不讲理的;

老辈就是这样一代一代传下来的;这对罐子之所以金贵,那是雍正爷亲手用过的物件!

要不然,你师伯搂在怀里不撒手?!

我听到这里,好奇心大盛,对师伯说道:师伯,求求您了,现在就让我开开眼吧!

家师喝斥道:你小子又“疯”上了,没规矩;

我一伸舌头,做了个鬼脸,不敢再言语了;

这时,师伯乘着酒兴,站起身来,转身进了里屋,

不一会,手里捧着一只所谓的“马蹄墩”走了出来;

我兴奋的迎了上去,双手接过罐子,仔细的打量着;

形似马蹄矮一头,黄玉泛青光,那叫一个“润”,不见到,绝想不到,澄浆的罐子有这样泥,这样工,这样火……

摆在那里,透着厚重,给人一种难以撼动的感觉!

金大爷对我说道:这是极品的物件,养虫子冬暖夏凉,不信你问问你师伯;

我抬头看着师伯,意思是问,真是这样吗?

师伯说,的确如此;

省去了不少养功里的“细”与喂“微”。

我问道,您此话怎讲?

养功玩的是一个“心细”,审虫子讲究个“识虫微”;

而这罐子,只需冬季“潮冻”一次,秋季取出稍加擦拭,即可养虫……。

而其他的罐子,必须“干”过方能去“霉”、“茶”过才能生凉;“沁率”自然壮骨,“筒闷”自然防毒……

这些都不是一般玩家能知晓的,

这对罐子省了这些细节,所以说是极品!

我听着听着,思绪开始“走私”,眼前仿佛浮现了百多年前的景象;

师傅的喊声,让我回过神来,赶紧拿起酒瓶给三位师辈斟酒;

时不时的,看一眼桌子上的那只“马蹄墩”;

三位师辈的酒已好,饭已足;夜已渐深,

跟着师傅走出师伯家,满脑子里都是那罐子影子;

问师傅:师伯家到底还有多少,这样的老物件?!

师傅说,多了,数不清;喜欢你多来几回,让他多给你讲讲……。

催寒秋雨几度飘

侵黄晚秋景潇潇

百将归原盆犹在

来年王帅住一遭



                                              (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5-27 13: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赵王还是赵王 于 2014-5-27 13:50 编辑

【第叁篇】

古道秋尽将军亡,

至今千载论虫王;

迷人万种唯秋事,

严冬拥炉话短长!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 爆竹一声迎新春!

那一年的春节,正月初四,我早早的出了家门,

今天要陪师傅到师伯家去拜年。新春伊始,万象更新;

早春的清晨,寒气袭人,

正是“春寒料峭蕴发生”匆匆赶到师傅家,与师傅一起出了门……。

   走进师伯家的院子,我马上被南屋墙根下摆着的罐子,吸引住了;

师伯家的“老罐子”多,这我是知道的,

也见过不少种,可是今天摆在墙根下的罐子,

不是我年年秋天,见到的那些常用的养灌。

随师父进得门来,给师伯拜完年,趁着师伯与师傅聊天的时候,我来到院子里,细细欣赏起这些,难的一见的“极品”罐子;

饱尝了眼瘾,其中,有一对小“方墩”最惹眼,器型奇特;

使我想起,年前秋末,在这里,听金大爷聊罐子时,提到的“帅印”大将军罐;

我凑到近前,一把抓在手里,翻起来看底款:只见三个大字,“大将军”!

底足四方,壁“锈”云纹,最奇特是盖子,四条螭虎研边,围一望天吼(提钮)

古拙、重气,放在那里很像一方“封帅”的大将军印!

我轻轻的放下罐子,再轻轻的打开盖子,内堂也是方腔,经百年以上的'茶养"

与外壁一样,晕如带雨浓云……。

罐子的整体,由足脚到盖子,由藏青漫漫的色晕变淡,至口沿时已是纯青色,

到盖子又是一变,青底唦出微微的朱红韵来,盖子的厚度也比一般的要厚一些,

应老话叫:“石板下压将军”,罐子虽然不大,

但是摆在那里一样显得那么招眼的"物件"。

我本想请师伯给讲讲,怎奈拜年的人一拨接着一拨,络绎不绝,也只好先忍下不问了;

待师伯送走了最后一拨拜年的客人,已是黄昏之后,华灯初上的时候了,

师伯母已经“收拾”好晚饭,摆上了桌;

正欲举杯畅饮,忽然啪-啪-啪!传来一阵拍打街门之声;

随之而来的是一阵爽朗的笑声,

屋里的人都听出来时那位“金大爷”的声音;

师伯站起身朗声说道:开瓶酒香招“酒鬼”啊……

说话间,金大爷已大步走了进来;

笑着说道:今天没人管我酒喝,所以一出家门,

十里外就闻到你家这里的老窖的香气,

一路赶来,还好还好,赶得早不如赶得巧,

两个郑奶奶遇见两个何奶奶,两正合适(郑何氏)

……。

落座斟酒,话题打开,山南海北天上地下,

什么山中走兽云中鹤,陆地飞马海中蛟,

聊的是不亦乐乎。

窗外寒风冷冽,屋内炉火正旺,

话题一转再转,又转到文玩雅趣,花鸟虫鱼上;

我借机插嘴求教道:师伯您墙根下晾的那些罐子,

这几年我也没少来,但几乎就没看见过?

您是不是很少拿出来用啊?

是啊,这罐子不见得年年用的上,

但年年冬春都要“养”!

师伯如是说;

我问道:怪不得看着那润劲就舒服哪?!

师伯道:“活脂”(以前蛐蛐罐子是不讲包浆的)就是罐子的“年轮”

泥质好,窑火足,养得法,自然而然就成为耐手的”物件“啦!

我赶忙问:啥叫“活脂”?

师伯呵呵呵的笑着说:你小子到我肚子里淘换东西来啦!

好给你说说,“活脂”白露后、立夏前的人气,就是春露秋霜,

老罐子只需泡,没必要煮,水要煮紫金汤,沏在罐子里,上秋时

“将军”入盆还可以壮骨;

好罐子蓄养“将军”,放得出、收得回;

我忙问:什么叫“放得出、收的回”?

师伯说:就那一条八厘的青麻头来说吧,

早秋入罐子时体重是八厘,到该出斗时,体重要回到这个厘码上来;

放得出是指“盆长”,收的回是指壮骨削肉,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27 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沙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5-27 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赵王还是赵王 于 2015-4-3 11:27 编辑

快手!



他山之石~~~

1、脑盖发白的青翅没有不凶的

2、干老不怕草,性烈不避草,淫靡不符草,冷热不受草。

3、斗丝能示口重,翅纹暗示级别

4、紫青门里扒出来的,就是一个恶。

5、青入黄强中强,黄入青一场空

6、靠头卷边.靠翅压线,项厚!

7、红斑头加十字项,不凶就怪了

8、黑青,忌白肋、

9、打盖,一眼看去,斗丝就是最一目了然的看点。其实捎带眉毛、牙环一起看,基本就能确定留还是扔。脑袋上的一组斑纹就是蛐蛐等级、品种的说明书。

10、色由肉出(色由骨出)周身色越统一,其虫越高级

11、虫色苍秀干洁,头色枭老,斗丝清晰,衣翅平整长尖

12、紫虫小圆头,狠天狠地

13、前抱爪生于项的中部两侧,中爪位于项与翅交接处两侧。大腿生于翅的膏药迹两侧

14、单层色-就是字面意思,虫色单薄无多色复合感
早期虫色嫩时,顶门尾峰色差越大、尾峰越细挺(向外略弯更佳)、身形越紧凑、头型越不夸张(本深起角远好于灯泡无角)的,后期越不易变成单层色.

15、高一层的紫,阔一草的黄’,说的就是什么类型什么生相。还有虫势大,气场大......

16、肚皮中间部分叫肚芯,肚芯两侧的条状带叫肚带,肚带两侧叫肚墙。肚芯丰隆发白、肚带乳白肥厚突出者毛嫩,肚芯圆润发微黄、肚带米白扁平抻直者当龄,肚芯干瘪发灰白、肚带灰白干涩者衰微.....这是一切昆虫的寿命周期体表特征,虫质、虫性也俱在其中

17、早秋地里看蹦,罐里看站,栅里看走,夜里开盖看爬;闭盖听叫,食水看粪,调情看蛋 嘴看饭须,牙看根腱,腮看褡裢,脸看太极,眼看焦头,须看节距,顶看耳绒,盖看丝筋

18、盛泽福明--大翅首选''胡椒''头型,项皮要深长,最好要''鼓'',翅边骨柔软,包扎需紧
虫痴痴痴痴痴---翅子翅面的边骨要硬,要求起槽。硬身翅出将率高于软翅子,重草点腰,翅子与蛐蛐选将正相反,要求“直来直去转身”。
虫二~秋色半闲--将军无时不带性,要求紧跟草风,点腰肋部不左右摇晃,身板挺直

19、大凡早秋大虫型色兼备的东西,在罐中一定要表现稳健,尤其是大翅;披子一类的大虫,一定不能老是表现竖立在罐中。通常情况下大翅爬盆的要比蟋蟀少,尤其是大虫

20、早秋山东凡隐沉斗丝配顶色雪亮的如透水般亮黑头皮色的紫大头,我们历年买了无数,全部不出。

21、若触须出现弯曲或须梢卷曲者,则为衰老或有病的蛐蛐。

22、何种虫后秋会生全沙?!这问题-就是我们早秋要求的"糙"~~头沙很贵.在身沙之上,有些多毛、无表光的虫(非死光)这就是毛糙。

23、深色的虫,多比淡色的绒性强烈. 淡色的要求是干.

24、我眼里没有虫,只有方向.方法. 1,理论2,方法3,技术!


玩虫,讲究概率性,偶有出此例者,亦称大将!切不可刚扔“教条”又入“迷障”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27 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先顶再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27 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5-27 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悟空,驾着筋斗云过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27 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赵王还是赵王 发表于 2014-5-27 15:22
谢谢悟空,驾着筋斗云过来!!!

看完了!谢谢赵王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27 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往事历历在目 感慨万千 赵王还是赵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5-27 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猕猴 发表于 2014-5-27 15:23
看完了!谢谢赵王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5-27 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阿林 发表于 2014-5-27 15:26
往事历历在目 感慨万千 赵王还是赵王

感谢阿林雅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27 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赵王还是赵王 发表于 2014-5-27 15:28
感谢阿林雅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27 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先收藏佳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27 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分享;欣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请使用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0534-5886020(山东)|010-68485953(北京)|手机版|蟋蟀城论坛 ( 鲁ICP备12010671号-1 )

GMT+8, 2024-5-4 18:10 , Processed in 0.290021 second(s), 6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12-2020 蟋蟀城网 蟋蟀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