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城网——蟋蟀论坛

 找回密码
 请使用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75|回复: 2

[视频] 天台山斗蟀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5-17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保华在线 于 2017-5-17 10:10 编辑


0.webp.jpg

    当夜幕降临在浙东小城——天台山的农村,太阳落在地平线以下,一阵熟悉的夜间交响乐弥漫在始丰溪岸的原野上,这个原始的歌声来自在地球上存在了两亿八千万年的一种昆虫,他就是蟋蟀。
    蟋蟀属昆虫纲,直翅目,蟋蟀科。身体黑褐色,触角长,后腿粗,善于跳跃,喜欢阴湿环境,吃植物的根、茎和种子,白天大多躲藏在古屋老宅的墙缝里或墙脚下的石板底,乱石草丛中也是它们经常光顾的去处。公蟋蟀会唱歌的事实举世皆知,但是在天台山,这些昆虫界的夜莺,坊间还有个响亮的名字——那就是格斗士。在天然的的本息地,公蟋蟀受到本能的驱使,会靠战斗来保卫地盘,这也是人们垂青斗蟋蟀的原因。
0 (1).webp (3).jpg

   斗蟋蟀是一项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民俗活动,但他早在唐朝,受到人们喜爱的是蟋蟀的叫声,那时的蟋蟀是宫廷里成群的嫔妃,用来打发时光而眷养的一种宠物。斗蟋文化在天台山可谓源远流长,具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也是当下天台民间的一项重要民俗活动。早在宋代斗蟋蟀之风日盛,陆佃《尔雅翼》载蟋蟀:“好吟于土石砖甓之下,尤好斗,胜辄矜鸣。”天台斗蟀究竟始于何时,已难确考。那么人们是怎样发现蟋蟀善斗并使之成为一种历久不衰的民间游戏呢?在天台民间有这样两种说法:一是有人在很偶然的情况下,看到自然界的雄性蟋蟀在交配期间,为争夺配偶而展开搏斗,于是受到启发,好奇心驱使他们捉来雄蟋蟀,双双放到一起,使它们格斗厮杀。二是民间小儿在捕捉蟋蟀,放在笼中畜养以解闷的过程中,发现两只蟋蟀放在同一只笼中,就会出现时如仇敌般的争斗,于是开始有意识地引逗,从中取乐。这两种可能的共同点都是先由无意间的发现导向有意识的驯养,并逐步发展为规模较大的斗蟋蟀活动。
0 (1).webp (1).jpg


     无论是哪一种说法,天台人斗蟋蟀从发现至普及,其间并没有需要太长的时间。其原因首先在于游戏本身具有极强的娱乐性。另外斗蟋蟀十分简便易行,既无需多大的财资,又不甚劳神费力,只要从野地里捉来,稍加调养,便可摆开战场,决一雌雄。
    说起天台的斗蟋蟀,我们不得不提到历史上曾出现过有名的 “蟋蟀宰相”,他就是我们天台人。
    南宋,在天台斗蟋史上是著名的时代。那时南宋小王朝临安只有“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的醉生梦死的乐观和繁华。新兴的市民阶层的诞生,富庶安逸的生活使宋人消费意识浓烈,极大地刺激了茶坊酒市、娱乐业等第三产业的繁荣发展,斗蟀游戏也伴之出现了。那时的斗蟀游戏不止是少数的皇亲国戚、达官贵人的专利,而是普及到都城里的市民、乡村的普通老百姓,甚至僧尼一族也喜欢。因此身为一代宋相的贾似道,以斗蟋蟀为爱好也不足为怪。但宋史中以贾似道喜好斗蟋蟀得到宋理宗的赏识,开庆元年(1259年)被封为右丞相,史书中强加误国之名,遇事不问是非,均加贬抑,也引起后来县人学者的争议。然而,贾氏虽于政不通,然精于逗蟋蟀,人称“贾虫”,更专门著有《促织经》,堪称中国昆虫学研究的开创者之一,具有较强的历史价值。《促织经》原著今已失传,现在见到的是明人周履靖的续增本。全书洋洋万言,详细地介绍了捕捉、收买、喂养、斗胜、医伤、治病、繁殖等方法。即使在今天,对于昆虫学史的研究,《促织经》亦不失为一份难得的史料。

0 (1).webp.jpg

    贾似道老家是天台县平桥镇王里溪村,时过几百年,这个繁衍了上千年后的贾姓人家已成为一个大村,老人们对贾家出过宰相的事总是乐乐津道。贾似道担任宰相后锦衣回乡就扩建的“五龙祠”,因1953年建造王里溪水库时,此楼台亭阁遗憾的埋在库底了,只留下两尊代表“权威”的石狮子还保存下来,静静地矗立在现在贾氏祠堂的门口。石狮子有两米多高,雕刻的线条粗犷而凝重,身躯和四肢也相当有力度。与当地其它缕刻石狮子风格明显不同,其他地方的公狮子都是压住彩球的,而这里的公狮子是托起彩球与彩带的,这似乎说明当时贾家具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权势和荣耀。
    与天台斗蟋蟀有关还有一位有名宋代的高僧,他俗姓李,名修缘,他不坐禅,喜酒肉,走市井,好不平,也曾流传一段美丽的传说,这位高僧就是有名的济公。
    相传南宋,有一位在罗丞相府内做工的木匠叫张煜,得知罗公子斗蟋蟀赢了许多银子, 好奇地去偷看罗公子的那只蟋蟀。不料刚揭开盆盖,蟋蟀就逃掉了。罗公子大怒,打了张煜一顿,还要他三天之内赔偿蟋蟀,否则就要他的命。张煜走投无路,被迫投河自杀,恰巧被济公救起。济公佛法无边,他知道张煜口袋里还剩三文钱,拿去买了一只半死的蟋蟀,便去找罗公子,扬言他的蟋蟀能斗大公鸡。罗公子就命家丁抱来一只大公鸡与他打赌,结果小蟋 蟀斗败了大公鸡。罗公子愿花五百两 银子将他的蟋蟀买下。济公就将银子周济张煜,让他自谋生路。罗公子得到了这只神奇的小蟋蟀后十分得意,视若珍宝。一次蟋蟀跳出盆外,他急忙追扑,蟋蟀却钻到地下。罗公子命人把地砖全部掘起,而蟋蟀的叫声又从墙根传来,罗公子又命人挖墙拆屋 。蟋蟀叫声在哪里,他就拆到哪里,结果整个丞相府倒塌了。作恶多端的罗公子被戏弄了一番,受到济公的惩罚。
    这说明在南宋,斗蟀的活动相当流行,据古书记载,宋人还有为蟋蟀死后而伤悼,为之安葬,并作悼词、祭文,以为纪念。甚至,嗜好蟋蟀的人死后,会将畜养的蟋蟀用具随葬。镇江南宋古墓就曾出土过蟋蟀过笼多只。当时文坛画场,以促织为题之作,连篇迭踊,盛况空前,足观一代之风尚。美国大地自然博物馆,藏有一幅儿童斗蟋情景的中国画,即南宋之遗物。

0 (1).webp (4).jpg

   纵观历史,天台斗蟋之风习,可谓源远流长。至近代,由于外敌入侵,内祸连绵,人民涂炭,自顾不及,何暇于蟋。故至1949年前夕,斗蟋之俗已渐近绝迹。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娱乐活动的多样化,民间斗蟋之风复起,上海已出现上万人参与的蟋蟀市场,天津等一些城市已建立起了蟋蟀协会,在济公故里——天台山民间每年也会自发组织斗蟋大赛,大有盛况空前之势。斗蟋活动已和钓鱼、养鸟、种花一样,成为广大人民彼此交往、陶冶性情的文化生活,也可称为具有东方特色的“蟋蟀文化”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18 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18 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请使用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0534-5886020(山东)|010-68485953(北京)|手机版|蟋蟀城论坛 ( 鲁ICP备12010671号-1 )

GMT+8, 2024-5-4 23:58 , Processed in 0.312512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12-2020 蟋蟀城网 蟋蟀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