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城网——蟋蟀论坛

 找回密码
 请使用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42|回复: 10

对秋、蟋、蛐三字当初古人造字与读音的探讨研究 及蟋蟀文化漫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2-20 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对秋、蟋、蛐三字当初古人造字与读音的探讨研究

及蟋蟀文化漫谈

—— 张俊汉

甲骨文“秋”字和甲骨文“蟋”字都是画了只蟋蟀。古人以蟋蟀鸣叫视为秋。古人在造字时为什么一个念秋一个念蟋呢?首先来说,字的读音都是模仿蟋蟀叫的声音来的。我们先来看看这两个字的声母和韵母,秋的声母是“q”韵母是”ou”,蟋的声母是“x”韵母是“i”;蟋蟀俗称蛐蛐儿,俗称也就是大众老百姓的叫法,老百姓的叫法也是模仿蟋蟀的叫声来的,蛐字的声母是“q”韵母是“u”。古代人尤其是在造字那个时代的古人,发音都比较含混不清,不像现代的普通话,声母、韵母及zhi \chi \shi \z \c \s \j \q \x \ 等齿音字舌音字都分辨的那么清楚,所以各地念出来的字音就不同,或者近似。再说字的读音又不能真实的反应实音,只是个对客观实际声音的概述,人们凭借自己的记忆印象分辨,认定了这个概述的读音就是指的它——指的是蟋蟀这个虫,指的是秋天这个季节。这个读音的符号就是甲骨文画的那只蟋蟀。

蟋蟀的叫声“嘟嘟嘟”有颤音,我们现代人有的还发不好这个颤音呢,更别说古代人了,再说了“嘟嘟嘟”只是现代人的概述,并不是真实的声音,古代人用不颤的“啾啾”声和不颤的“窸窸”声来表达就已经是很进步的了。有的地方有的人发“啾啾”的声音,有的地方有的人发“窸窸”的声音,但是都是指蟋蟀这个虫,或是指出现蟋蟀的这个季节——秋季。随着人们发声的声带进化,出现了儿化韵,模仿蟋蟀叫声的“蛐蛐儿”一词出现了。蛐蛐儿是大众语言,甲骨文没这个字,后周时期的金文才出现,这是个形声字,蟋蟀可以通过肢翅发出鸣叫声,这鸣叫声像唱曲子一样好听,虫子鸣唱的曲子就是蛐,于是“蛐”字诞生了,蛐蛐儿一词也叫开了。

“啾啾”和“窸窸”的发音都是指蟋蟀和秋季,后来又是怎样把这两者分开的呢?这是秦始皇的功劳。秦朝统一度量衡,车同轨书同文。虽然甲骨文对秋字和蟋字都是画的蟋蟀,渐渐的人们发现秋天单单用一个蟋蟀表达不确切,于是在下面加了个火字,意为躲进灶台缝隙里去的蟋蟀,表示天凉了。请看下面秋字的演进变化表:

053b08f0e030765784669cc2954cd16.jpg

表中甲骨文部分下边有个山字的山表示火,再严格讲表示烧过火的灶,整个字的意思表示天凉了,蟋蟀躲到灶台缝隙里去了。到了金文时代,文字简化,蟋蟀的促须代替了躯干,圆圈代替眼睛,火代表有温度的灶台。到了篆文时代,圆圈也省略了,促须变成了禾字的样子。从隶书时代,火与禾左右调转了个个,直到现在还是这个结构。读音就按“啾啾”的叫法统一规定念“秋”。秋的造字本意就是用蟋蟀躲进灶台缝隙里去了来表示天凉了。

有人说秋字的火代表太阳,禾代表庄稼,太阳烤熟庄稼的季节就是秋季。可是夏天太阳也在炙烤着庄稼啊,只是夏天没熟秋天熟了,为什么不念夏呢?从秋字的字形结构上也没反应出庄稼熟没熟来,所以这种解释是按现代秋字的遐想解释,没有追溯秋字从甲骨文时代到金文时代,到篆文时代,到隶书时代,到行书、草书、楷书时代等整个的演变过程进行推论,所以得出的解释是遐想的,是不对的。

蟋字指的就是这个虫,尽管文字在不断简化,无论怎么变都没有别的含义,在读音上就按“窸窸”的叫法统一规定念“蟋”。

以上就是我对“秋”、“蟋”和“蛐”三字造字与读音来历的探讨推论与研究,不知对否,请专家指正。


蟋蟀又叫促织,促织的叫法是怎么来的呢?是文人墨客的联想。这个联想也是从蟋蟀的叫声来的,那时人们对蛐蛐和促织的读音混肴不清,于是文人就在文字上把妇女纺织和蟋蟀鸣叫联系在了一起,天凉了,蛐蛐儿都催促着快织呢,不信你听,促织促织促织。

蟋蟀谓有五德:鸣不失时,信也;遇敌即斗,勇也;重伤不降,忠也;败则哀鸣,知耻 也;寒则进屋,识时务也。

这些本是蟋蟀的本性,文人却给编出了五德;明明是学蟋蟀叫唤,文人却给编成催促着妇女们快织,可蟋蟀自己一点也不知道,这就是人们搞的文化——蟋蟀文化。

蟋蟀文化是皇家文化。皇上的宝座是斗争得来的,所以皇上喜欢斗,当天下太平山呼万岁之时,他感到寂寞无聊,于是用蟋蟀斗架来刺激他的兴奋神经。皇上兴奋,皇上喜欢,嫔妃仿学,宦官想尽办法伺候皇上和嫔妃高兴。有喜欢观斗的,有喜欢听叫的,有为蟋蟀作诗的,有为蟋蟀画画的,还给蟋蟀起出好听的名字,例如:大将军,常胜将军,虎头将军,黑头将军等等,于是蟋蟀文化便在皇宫内兴盛发展起来。以后传到王公大臣及贵族家庭,逐渐又传到民间,一直流传到现在。在流传过程中内容不断翻新不断扩充,从斗蟋、鸣蟋、逮蟋、养蟋、写蟋、画蟋、演蟋(练蟋蟀拳)、到入药、制罐等等,可以说都已各成体系。尤其近几年出现的演蟋(练蟋蟀拳)把蟋蟀文化与武学文化联姻在一起,这就更加丰富了各自的内容。

在自然界雄性蟋蟀遇到同性必斗,那是为了争地盘,争异性,那是天性、本能、生存的需要,在没遇到同性时也愿意过平静的生活。可是人坏,人把它逮来放在罐子里养着,使它隔绝大自然,再找个同性放在一个罐子里让它们相互撕咬打斗,人在旁边看乐,人在旁边赌博,把人自己的欢乐建立在蟋蟀的殊死搏斗中。可怜的两只蟋蟀打的死去活来,也没争来地盘也没争来异性,完全由它的主人安排。当两只蟋蟀不愿再打的时候人还不干,挑逗着它们再打,直到人满意了才罢休。在自然界蟋蟀打斗,斗败的一方可逃可跑,在被人放到罐子里打斗时想跑都跑不了,只能死拼,这是多么的残忍啊。残忍就是斗蟋文化的终极亮点,胜者王侯败者贼。皇上最喜欢,人最坏。

什么是文化?先解释“文”字,古代占卜时甲壳上出现的纹路叫文,以后专门指字,或与字有关的,例如:文字,文人,文史,文化,文凭,古文,洋文,人文等等。再解释“化”字,这是两个人,一个正着一个倒着,表示人从生到死的过程就是化,以后凡是有慢慢衍行过程的都用化来表示,例如:化学,化解,文化,雪化了,糖化了,惰性化,军事化,四个现代化等等。文化就是用文字可记载和表述的衍行,蟋蟀文化就是对围绕蟋蟀而产生的所有用文字可记载可表述的衍行行为和活动。从蟋字的造字开始就形成了蟋蟀文化的起点,经过几千年的记载表述,如今已形成了庞大的蟋蟀文化体系。

宇宙中只有人类才有文字,文化是人类的发明创造,文化就是人类的文明。蟋蟀文化只有中国有,所以蟋蟀文化也是中国的文明之一。中国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中的大家族,世界文明离不开中国文明,中国文明中的蟋蟀文化又是璀璨的一支,一定会逐渐被世界各国所认可所接纳,中国的蟋蟀文化也一定会走向世界,融入到世界各国文明之中,华光永辉。



2018年12月   于北京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2-20 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涨知识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2-21 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2-21 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2-21 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段版还能登录论坛,厉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2-22 00:1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各位城友i鼓励,

今年再有征文活动的话,就拿这篇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2-22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橄榄叶 发表于 2019-2-21 22:09
段版还能登录论坛,厉害!

zui最快的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2-23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人虫先天同性,都因无明而贪名占利,因贪明占利而生妒忌,因妒忌而相争,因相争而有种种手段造种种业乃至彼此毁损残杀,最终得无尽悔意而堕落。人虫不同的是,虫直接取,相当真实。人因为聪明,会如猫掩屎,虚伪标高宽大宏伟之相------丑陋弊语说笑勿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2-23 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未到境界多好汉,绝生临死谁能勇。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2-27 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无漏有漏 发表于 2019-2-23 22:52
人虫先天同性,都因无明而贪名占利,因贪明占利而生妒忌,因妒忌而相争,因相争而有种种手段造种种业乃至彼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2-27 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无漏有漏 发表于 2019-2-23 22:58
未到境界多好汉,绝生临死谁能勇。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请使用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0534-5886020(山东)|010-68485953(北京)|手机版|蟋蟀城论坛 ( 鲁ICP备12010671号-1 )

GMT+8, 2024-4-25 23:14 , Processed in 0.208993 second(s), 5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12-2020 蟋蟀城网 蟋蟀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