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使用中文注册 登录
蟋蟀城网——蟋蟀论坛 返回首页

尹培恕的个人空间 http://bbs.xishuaicheng.com/?30817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为京虫惋惜,为鲁虫担忧

已有 584 次阅读2014-8-19 21:09 |个人分类:个人日志|系统分类:蟋蟀文化

       北京的秋天,气候格外干爽,夏季的降雨量适中,日照充足,土壤的结构成分和酸碱度及微量元素含量非常适合蟋蟀的繁殖与生长。北京的蟋蟀品种繁多,青、黄、赤、白、紫五色齐全。由于遗传基因和染色体的作用,其间色虫达上百种之多。千百年来北京人喜欢玩蟋蟀的传统民俗娱乐活动代代相传。       蟋蟀名促织,古人称蛩,俗名蛐蛐,现人简称为虫。北京虫称为伏地儿。山东虫称为山儿。伏地儿虫在立秋前后逐渐多起来,而山儿比伏地儿的成熟期晚些天,到八月中下旬为高峰期。北京的老派儿玩家先把伏地储备好,等山儿到来再买些足够一秋玩的。       我从小喜欢玩虫,在五、六七十年代,跑遍了京郊大地,深知伏地儿虫品种极为丰富,上谱的名虫甚多。最具代表性的有紫黄、马蜂黄、蟹青白麻头、真青、艳紫等,色品纯正,应有尽有。伏地虫在京郊分布很广,以京西为最多最好。如海淀区的大柳树,北方交通大学周围,大钟寺、苏州街、花园村、兰淀厂、中坞、小屯、四十五中、西平庄、廖公庄、八宝山、温泉、苏家坨、北安河。丰台区的大井、小井、五里店、朱家坟、云岗、造甲村。石景山区的八达处,首钢周围,京北的土城、大屯、辛店、立水桥、奶子房,原清河仓库、沙河。昌平区的百善、孟子、秦城、十三陵,尤其是北大分校后面的好虫颇多。京南的大兴县城周边,旧宫、庞各庄,京东的东坝、北皋,原麦庄公社的北神树,丁、马、白、孟四庄以孟庄虫最好。顺义县的牛栏山、北小营、木林、龙湾屯、北务、尹家府、大孙各庄等,以上地方我都去过,得到过许多好虫,使人最难忘的名虫有,苏家坨的素黄麻头,八宝山的干黄、枣红紫、四十五中的紫三段,西平庄的超品白牙正青,五里店的黄腊腿,朱家坟的纯正大紫黄,龙湾屯的大蟹青和冰糖紫,大孙各庄的黄大头,孟庄的红牙青兰脖等。四五十年前的名虫回忆起来,仿佛就在昨天,历历在目令人回味无穷。       伏地儿虫不但名品多,色彩干洁艳丽,而且还骁勇善斗,伏地儿虫长得紧、结实,而山儿长得大而松。同等重量的虫,伏地儿显得小,而山儿则显得大。俗话说身大力不亏,山儿以凶猛著称,而伏地儿则以拖打,耐斗而得名。伏地儿与山儿相斗,只要能顶住山儿的前三口,那么山儿败北的可能性居多。好伏地儿常常以小胜大的精彩斗技,好似人类的武术一招一式,清析可见,其中有很多讲究。我的老师刘景春教授是京城蟋蟀界老一辈颇具影响的一代宗师。刘先生曾常对我讲,好伏地儿能赢山儿,我在多年的实践中证明果真如此。一九八四年秋,天津组队来访北京,在那次友谊赛中,我取胜的四条虫里,有两条是北京伏地虫。一条是兰淀厂的黄麻头,另一条是西平庄的红牙淡青,皆产自京西海淀区,而对方落败的虫是山儿,已故文博泰斗,王世襄先生所著锦灰堆一书的秋虫篇六忆中,就曾提到在清末民初,北京苏家坨的蛐蛐身价高于山东虫,由此得知,北京伏地儿虫早就闻名于世了,可见京虫的重要地位。       由于京城好玩虫的人日以曾多,对虫的需求量不断加大,连年的大量捕捉,再加上农药、化肥与大气的污染所至,京虫于九十年代大幅度减少,个头退化到不够斗的重量,近些年在各赛场上,几乎见不到伏地儿虫的身影,最终退出蟋蟀舞台。无可奈何花落去,伏地儿的名品佳虫荡然无存了,惜日京虫的风彩一去不复返了,留给人们的只有那些美好的回忆和更多的感慨与遗憾!       从京虫的命运看到鲁虫的危机,我于八十年代初就去山东各地逮虫,到后来收虫,三十多年来亲眼目睹了鲁虫的兴衰过程。宁津、乐陵和宁阳,是鲁虫的主产区,在八、九十年代虫源丰富、厚实。多年来,由于蟋蟀的价格不断升高,为了追求可观的经济效益,到了秋季,蟋蟀产区的农民家家户户,全民皆兵,尤如人民战争一样,掀起捉虫的高潮,捉虫是一件非常辛苦的劳动,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丰厚的回报,现如今,各产区的野生佳虫,已凤毛麟角了,少之又少,捉虫队伍不断由中心区向四周扩展达百里以外。     每年都艰难的寻找开发新地方,其实早已偏离了优产区。尽管如此,虫源仍然供不应求,十几年前沿公路两侧交易虫的人群,宛如长蛇,十里长街,人山人海到处可见,气势磅礴壮观无比的火爆场面早已降温了,运载捉虫大军的车队少了很多,近些年市场萎缩到几乎萧条。听说许多人都去了河南和其它的地方寻找新的虫源。鲁虫凭借齐鲁大地辽阔的地理优势,和虫源主要分布在玉米地的青纱帐内的特殊环境,否则怎能扛住如此大兵团的几十年的围剿捕捉呢?这不能不令人为鲁虫担忧,再继续下去,如果鲁虫退化到不可挽回的地步,那将会和京虫一样的下场。       2011年初,山东宁津县蟋蟀文博馆落成,邀请有关人士,献计献策,笔者也在邀请之列,除商议对蟋蟀馆的布置外,更重要的课题是研讨,对宁津野生蟋蟀资源的恢复和保护,口号是重振惜日宁津蟋蟀的雄风,与会人士一致认为,农药、化肥、大气污染与地下水极度下降,土壤严重干旱,固然对蟋蟀影响很大,但是人为的肆意捕捉,才是使野生虫源急剧减少、退化的最根本原因。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人工繁殖的白虫泛滥,严重的冲击市场,以假乱真,就像古玩、瓷器一样,仿真技术不断提高,可以说无人不打眼,玩者深受其害。面对这种种诸多难题,无从下手,恢复野生虫谈何容易?本人感发拙见,大自然规律不可逆转,人无回天之力!                                尹培恕 2012夏写于北京朝阳区住所分享到:浏览(0) 评论 编辑 转载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评论 (0 个评论)

联系我们:0534-5886020(山东)|010-68485953(北京)|手机版|蟋蟀城论坛 ( 鲁ICP备12010671号-1 )

GMT+8, 2024-5-4 01:12 , Processed in 0.08301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12-2020 蟋蟀城网 蟋蟀论坛

返回顶部